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见义勇为

第五节 见义勇为



  

  1985年深秋的一天,远大乡供销社的一辆胶轮拖拉机,满载着货物,经“安兰”公路返回
远大乡。当车行驶到腰城子屯前的小桥时,突然方向盘失灵,一头扎入桥底,拖车也随着翻滚
而下,一车货物和车上的 5个人全被扣在拖车下面,情况万分危急。这一瞬间发生的险情被在
附近施工的红光乡个体麻纺厂厂长齐彦军看见,他立即扔下手中活·抢先冲到出事地点,砸碎
驾驶室的玻璃窗,同已经赶来的十几个人,一齐把驾驶室里的 1个人救出来。在他的指挥下,
大家同心协力,硬是用肩扛人抬。将拖车椆起来,又相继救出 3个人。当大家刚刚松了一口气
时,不知谁喊道:“还少一个人!”人们立即意识到,人是被压在下面,齐彦军当机立断率领
大家拽麻袋。一连拽出十几条麻袋,可是还不见人。齐彦军一看,再一条一条拽麻袋,人不被
压死也得憋死。他急中生智,立即用电工刀子一连割开几条袋子,放出了粮食,减轻了压力,
争取了抢救时间,最后这个人终于得救了。

  1985年8月15日下午4点多钟,长江乡中学教师张旺楼的大女儿张静妮突然得了阑尾炎,疼
痛难忍,当即送到乡医院。经检查,确诊为化脓性阑尾炎,急需手术。由于乡医院缺少医疗设
备,无法进行手术,必须赶快转院。当时外面正下着大雨,时间又是晚上八点多钟,到哪里去
找车呢?张老师和妻子真是心急如焚。正在他们焦急万分之际,乡运输专业户王茂岩驾车赶来
了,立即将孩子送往县医院。当车行到唐里泡屯时,只见前面一片汪洋,河水涨了,汽车已无
法通行,孩子的妈妈急得哭了起来。王茂岩和张老师商量后,决定去呼兰的康金医院。但车到
泥河水库大坝一看道路也被水拦住。时间已是夜里一点多钟,孩子的病情正继续恶化,最后司
机毅然决定:上绥化!汽车马上又向绥化进发了。清晨 4点多钟,经过一夜的长途跋涉,终于
赶到了绥化医院,经过医生们的及时抢救,张静妮终于转危为安。一位医生说:“如果再晚来
一步,这孩子就危险了!”

  1985年 9月中旬的一天下午,一辆满载木板的马车,从正阳大街由北向南行驶,马车行到
人民饭店门前时,汽车的喇叭声使马突然受惊,马车向南奔驰而去,正大街人来人往,随时威
胁着行人的生命安全。正在这紧要时刻,从马车对面冲出一位年轻人,只见他不顾个人安危,
紧紧拉住马的疆绳,被惊马拖出了10多米远。一场车祸避免了,那位青年人累得脸色苍白,无
力地坐在地上。这时,道两边的群众不约而同的围拢过来,问年青人伤了没有,有的好心同志
还要马上送他去医院检查,赶车老板挤到年轻人身边,两只大手紧紧握住年轻人的手,热泪夺
眶而出,嘴里一个劲地向青年人表示感谢,夸奖他是一位见义勇为的好青年。这位勇拦惊马的
年轻人是县第一中学的学生刘仲石。

  1973年,兰西亚麻原料厂为了解决窑地职工住宅区居民上厕所难的问题,在退休工人李万
纯居住的地方附近新建了一座公共厕所,方便了周围近百户居民。但是由于居民多,厕所少,
厕所的卫生管理竟成了老大难问题。夏秋粪便遍地,无立足之处;冬春粪便冻积隆起,进不去
人。这种情况,被当时尚未退休的李万纯看在眼里,他想,大家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于是
他就利用上班前、下班后的工余时间,承担起清扫厕所的任务。他及时清扫粪便,修垫板,扬
砂子,常常干得汗流浃背。有时为了保持清洁,他宁可把自己用来盖房子的砂子垫厕所。冬季
他就一镐一镐地刨,汗水从两鬓流下,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默默地干了12个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