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肥料
第七节 肥料
1970年以来,全县推广了 5项施肥新措施。在肥料种类上分农家肥、化肥两种。
一、农家肥一般亩施 2,000斤左右。60年代以后,本县对猪肥、人粪尿、草木灰,注意了
合理利用。为大量积累农家肥。全县各社、队挖草炭,高温造肥,大搞“五有三勤”。即:家
家有厕所、户户有灰仓、牛马有棚、鸡鸭有架、猪羊有圈,勤起、勤垫、勤打扫。同时,还大
搞老房框子翻身,老炕搬家,生产队组织专人挨户扒炕、掏烟囱和挖大坑底与壕沟底积肥。农
家肥施用均为秋施肥或深施肥,肥质好的高温造肥用于夹肥或包肥。1978年开始用青草沤制绿
肥,垧施50,000斤至70,000斤。1980年散施肥面积337,285亩,占全县施肥面积的24.4%。
二、化 肥
本县自1953年开始施用化肥,以后用量逐年增多。1966年全县开始施用本县化肥厂生产的
碳酸氢氨,此化肥适用于玉米、谷子、高梁等作物,不宜做种肥。1974年氮素化肥大量应用,
各公社相应增加了磷肥的施用量,增产效果明显。1978年,县因地制宜,统一调配,充分发挥
肥效。具体做法是:低洼盐渍土壤,以碳酸氢氨、尿素配合磷肥施用;水田以碳酸氢氨和硫铵
为主,旱田以硝铵、尿素为主。旱田追化肥深度在三寸以上。在用量上,提倡用少量做种肥,
掌握好时间,玉米出六、七叶时,高梁、谷子在拔节前 1次追肥。没有种肥基础的,追肥期提
前,分两次追肥,头次多追,2次少追。玉米见蓼时追肥,水稻一般分期追肥,头次多追,2次
少追, 6月末追完。随着科学种田的发展,用化肥量逐年增多。1982年施用氮肥12,988吨、氨
水472吨、磷肥4,953吨、钾肥893吨、复合肥1,548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