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所有制变革 绥化县建制以来,最早出现的工业是私人手工业。到民国九年(1920年),随着城镇人口的
增多,出现了官准的资本家创办的广信公司电灯厂和民国十二年(1923年)该公司创办的广信火
磨等。日伪时期,官准的日本资本家主办的工厂相继出现。
伪满康德三年(1936年)全县手工业作坊一览表 单位:元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1945年“九三”后,县人民政府把日本人和官僚资本家经办的工厂收归国有,同时鼓励、
扶持民族工业和个体企业发展生产,因此,全县工业企业形成了国营工业、私人资本工业和个
体手工业3种所有制形式。
1956年,对民族工商业进行改造,个体手工业大部分组成了手工业合作社。全县工业便形
成了国营、集体两种所有制形式(包括公私合营工业)。
1958年,“大跃进”时期,小型工业盲目发展,社办工业一哄而起,但基础薄弱,于1961
年纷纷下马。1969年,城镇开始创办街道工业。1975年,成立了社队企业局,统管社队、街道
企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本县工业有了新的发展,到1982年末,工业企业发展到 272
个,总产值达14,729万元。
1982年全县工厂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