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简况

第二章 食品

第一节 简况


  

  绥化县食品工业是在解放前粉米厂、烧锅和油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末年间,小县有
油房、烧锅、磨坊等手工作坊,当时工具简易,生产形式落后,全靠笨重的体力劳动和手工操
作进行生产。到民国十二年(1923年),山广信公司投资,在城内西大街建成广信火磨,为本县
最大的一家机械制粉工业,当时有工人120名,平均日产面粉1,200袋。伪满康德元年 (民国二
十三年,1934年),日本侵略者侵占本县后,将该厂改名为日满制粉株式会社绥化制粉厂。 本
年全县有食品工业工厂及作坊37家,其中油房17家、烧锅12家,较大的制粉厂两家。到伪满康
德三年(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由于日伪的经济统治和对原料及销售方面的控制,全县手工
作坊只剩下17家,其中油房8家、磨坊4家、烧锅5家,从业人员为122人。

  解放后,政府没收 由日本东兴公司经营的日满制粉株式会社绥化制粉厂,并将该厂改名
为绥化制粉厂。1948年,由省政府投资兴建了本县第一家国营食品工业企业——地方国营绥化
县制酒厂,招用职工80人,设备有酒窑8个、锅炉 1台。1949年,食品工业发展到223家,其中
国营企业3家,集体企业1家,私营企业219家,完成年工业总产值1,599,000元,其中全民所有
制企业完成 1,052,000元。1956年,基本完成了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大批手工业者加入了国
营和集体企业。此后食品工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步由机械化生产取代了笨重落后的手工操作,
由私营手工作坊转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1965年,全县有国营食品企业 8家,完成年工业
总产值26,208,000元。

食品工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单位:千元



  1949年至1979年30年间,先后兴建了乳品厂、卷烟厂、糕点厂、酱菜厂、食品厂、啤酒厂、
制油厂等12个食品工业企业。198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8,017,000元。

   食品工业各厂情况统计表 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