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机电第一节 简况 绥化县机械工业是在手工作坊、铁匠炉及金属加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代末年,铁
匠炉主要以生产镰刀、锄头为主。民国十一年(1922年)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期间,铧炉、金
银首饰业相继产生,到伪满康德元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全县有金银首饰业 6家、铁匠
炉12家、铧炉业2家,其中铧炉业主要以生产铧、锅和炉具为主。到伪满康德三年(民国二十五
年,1936年) 城乡就有铁匠炉10家、铧炉业2家、金银首饰业5家、大车修理业5家、铜铺业3家、
剪刀业1家,共计26家,从业人数152人。
1945年“九三”后,机械工业开始发展壮大,并逐步由手工操作变为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生
产线。1947年春,县政府投资10,000元,建成了本县第一个国营企业铁工厂,有职工40人,生
产设备有旧机床1台,翻砂炉、炼铁炉各 1台。到1949年,私营铁匠炉增加到191家,全民所有
制企业1家,完成总产值319,000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完成14,000元。1969年,全县机械工
业企业有7家,其中全民企业有6家,完成总产值2,495,000元,其中国营企业完成2,045,000元。
到1982年,机械企业发展到9家,其中国营企业7家,集体企业2家。此外还有电子工业企业1家,
共计1O家。年总产值8,767,000元,其中全民企业完成7,922,000元。
机械电子工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机电工业各厂情况统计表 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