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镇工业第一节 简况 1958年前,本县农村工业较少,1956年合作化时,四方台、张维、双河、永安等集锁,由
铁匠、木匠、成衣匠、皮匠等手艺人组织起来12家手工业合作社,共有职工 304人,年产值为
103万元。 1958年“大跃进”时,全县农村出现了大办工业的热潮,各公社从大小队公共积累
中,抽调大量资金和物资,组织人员土法上马,先后办起了炼铁、农具、服装、鞋帽、肥料、
编织、制米、砖瓦厂等一千二百多个社队企业,职工最多时达 6,339人。1960年,在国民经济
调整中,因资金、原料的不足,产品质量低下,大部分社队企业纷纷下马,全县农村社队企业
仅剩下四方台油粉厂、四方台农具厂、长发综合厂、新华农具厂、兴福制砖厂等十余家。1976
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需要,根据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县委于5月1日成立了
社队企业会战办公室,并于 9月召开了全县社队企业工作会议,全县再次出现了大办社队企业
的热潮。到年末,全县农村共建起砂石、油粉、制药、油漆、砂轮等26家社办企业,从业人数
达4,600人,完成工业总产值55万元。1977年,全县社队企业发展到 262家,有职工6,000人,
完成工业总产值1,856万元,有固定资产840万元,同年,县政府将人民公社企业科改名为社队
企业管理局,并将绥化镇及街道企业划归该局管理。1980年,社队企业管理局把农村各公社建
筑工程队组织起来,成立了建筑联营公司,下属18个施工队,共有职工 3,000人。1982年,全
县社镇企业共计419家,职工增加到19,341人,完成工业总产值25,681,000元。
社(镇、街)办工业生产状况比较 单位:千元
社队镇工业各行业发展情况一览表
社队镇企业单位数人员数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