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路
第三节 水路
民国十年(1921年),绥化县境内有渡口9处,有大小船27只。
每年春季,绥化通往兰西的呼兰河桅杆如林,贸易船只往来不绝,每当河水增长之际,亦
可通机动轮船。
当时,呼兰河有渡口和船只:
善家船口 是富户李青山所设,位于绥化县城东北30公里。有大船2只、小船1只。
五股流船口 位于绥化县城北25公里。有大船3只、小船2只。
张才渡口 位于绥化县城东40公里。有大船2只、小船1只。
以上3处渡口均通双河、绥棱大道。
孙家船口 位于绥化县城北15公里。有大船1只、小船2只。
赵白毛船口 位于绥化县城西北15公里。有大小船各1只。
以上2处渡口均通海伦大道。
温家船口 在绥化县城西北15公里。有大小船各1只。
张珍船口 位于绥化县城西北偏南17公里。有大小船各2只。
善家船口 位于绥化县城东北的双河、克音河之间。有大小船各2只。
项家船口 位于绥化县城东北的双河、克音河之间,有大船2只、小船1只。
以上4处渡口均系双河、克音河往来渡口。
到了日伪统治时期,由于政治统治和经济封锁,加之沿河筑坝,阻劫来往行船,以致河泥
淤积,河道变窄,水路断绝,渡口无存。
建国后,铺铁轨筑公路,水路航运已逐渐为不断发展着的陆路交通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