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管理

第四节 管理





  民国时期,绥化县只有邮政分局、报房、电话公司各1处。1928年1月设四乡长途电话局。
主要为各村镇警备联络用。伪满时设有电报电话局(现东大街路北)、邮政局(现西大街路北),
伪县公署设有警备电话室,是伪县公署的附设机关。伪满康德二年(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在四方台、兴农镇设立分局。伪满康德四年(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改为县邮政局。伪满康
德五年(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绥化邮政局辖有津河、秦家、正黄旗、十间房 4个邮政代办
所。同年,四方台镇还设有邮政局1处,管辖双河锦、莲花镇、海丰镇3个邮政代办所。伪满康
德六年(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日本人在绥化成立满洲电报电话株式会社,原邮政分局到伪
满时改为县邮局。

  电报电话局,即前清时期的报房,日伪时期属满洲株式会社。四方台在伪满康德四年时,
有通话所(后改为电报电话局),山株式会社直辖。另外,在绥化城内、四方台镇设有电报取报
所两处。

  1945年解放后,县政府接管了邮电各局。1946年10月,东北邮电总局成立。绥化县的邮政
局、电报电话局合并为绥化县邮电局,由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领导。是年 6月,在双河镇设立
了绥东县,成立了绥东县电话局,装有50门磁石交换机 1部。实装25户,增架了通达兰西的线
路。1946年末,因重新划省,绥化局划入嫩江管理局,绥东电话局撤销,庆安县电活分局的交
换机撤回,红旗、连岗电话撤销。1948年 4月,县内电话局并入绥化邮电局。装有市内百门磁
石交换机4部,实装216户,长途25门磁石机3部,长途电路11条,单式电报机3部,恢复了绥化
至哈尔滨的长途线路。

  1949年,绥化局划归齐齐哈尔邮电管理局。四方台邮电所升格为五等邮电局,辖张维、莲
花两个邮电所。绥化局辖双河、秦家和津河3个邮电所。

  邮电部门执行全国统一的规章制度,每年的通讯质量指标和财务计划均由邮电部和省局下
达。

  1952年至1958年,本县邮电局内设统计员、出纳员、邮政检查员、电信检查员等职能干部,
负责企业经营、技术质量管理等项工作。

  1966年至1973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本县邮电局的企业管理水平下降,一些规章制度得
不到贯彻执行影。向了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文化大革命”后,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县
邮电局进行了3次较大规模的企业整顿。

  第一次是1976年进行的整顿,恢复了“文化大革命”中“革”掉的规章制度,建立了正常
的生产、工作秩序。

  第二次是1980年进行的恢复性整顿,全局基本建立起原始登记统计,健全了稽核、档案、
表报等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了财务、物资、质量、技术等各项管理制度。

  1981年至1982年初,进行了企业全面整顿。初步应用了全面计划管理、全而质量管理等现
代科学管理方法,企业管理达到了新的水平。

  多年来,本县邮电战线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其中较突出的有杨国仁等人。杨国仁,1982
年57岁,他1957年参加工作任邮递员,25年如一日,工作一贯勤勤恳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地、县的劳动模范和优秀共产党员,曾受国家邮电部的通报表扬。

   邮件转换质量指标完成情况比较 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