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十八篇 卫生

第十八篇 卫生



  
  绥化解放前,历代统治阶级根本不顾劳动人民的生老病死,卫生条件很差,医疗设施寥寥
可数。致使地方病连年发生,传染病时有流行,严重地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威胁着人民的
生命安全。解放前,全县仅有设备简陋的医院诊所17处,且大多只有 1名医生。广大劳动人民
患病无力就医,或用土方草药,或赖巫医神汉,病死率很高,患病率最高年份达 60%,死亡率
最高年份达56%;新生儿死亡率最高达30%左右。

  解放后,特别是建国以来,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县人民政府没置了卫生科,城内
相继设了县人民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院等32个规模较大、设备较齐全的医疗卫生院、
站、所;农村各公社均设置了卫生院,各大队设置了卫生所。全县形成了密度大、范围广的层
层医疗卫生保健防疫网,传染病大幅度下降,地方病基本得到控制,新法接生得到普及,医疗
水平和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