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八节 种子

第八节 种子



  

  民国及伪满期间主要使用农家自选品种,一般都是当年留种次年种,很少有人进行科学繁
育。

   民国及伪满期间一般农作物品种



  解放初期,仍然沿用农家自选品种。建国以后,尤其是农业合作化以后,使用优良品种逐
渐增多。

  一、良种繁育体系

  1960年,根据“自选、自繁、自留、自用、辅之以调剂”的方针,全县绝大多数人民公社
建立了良种繁殖场(队)。1962年,县、社、队三级已形成良种繁育系统。其中有县良种繁殖场
三个,公社良种繁殖场二十五个,一千五百六十二个生产队普遍有了种子田。1975年,各人民
公社普遍建立了种子站。1979年,实行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质量标准化,种子加工机械化,
品种布局区域化和县统一供应良种的做法。1981年,县种子公司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了县、社
联营供种和生产队自繁自用两种做法。除水稻、大豆因扩大面积,种子不足外,其它作物种子
均已自给有余。

  二、良种繁育情况

  人民公社化以后,全县社队年年繁育良种。1961年,全县有各种农作物种子田十七万九千
三百八十五亩,下拨种子一百七十六万七千二百斤。1963年,全县各种农作物种子田为十五万
三千零五十亩,收获各种良种四千一百七十万斤。至1969年,优良品种有所发展,其数量、种
类都已超出旧有范围。本年共下拨种子四十七万一千八百一十六斤。

   1969年农作物主要品种



  1980年,共有良种繁殖田六万六千一百亩。本年推广优良品种七百零五万二千斤,占杂交
种子的百分之九十六点五。

  1981年,全县繁育良种九百多万斤,其中,玉米、高梁种子的百分之七十是人民公社良种
繁殖场繁育的。

   1981年农作物良种繁育情况表



  三、几个主要品种介绍

  1、玉 米

  早熟品种为153×铁 13(单交种),生育期为一百一十五天左右,是本县西北部农业区种植
的主要品种,一般亩产四、五百斤,高者八百斤至一千斤。

  中早熟品种为153×铁13/英64(三交种),一般亩产五、六百斤,高者近千斤。

  晚熟品种为英64×维尔64,生育期为一百三十天左右,一般亩产六、七百斤,高者一千斤
至一千五百斤,特殊加工管理者,亩产可达两千斤。

  黑玉45和黑玉46(双交种),生育期为一百三十天左右,一般亩产六、七百斤,高者一千斤
至一千五百斤。

  维尔64×门14(单交种),生育期为一百四十天左右,是本县南部沿江社队创玉米“吨田”
①的品种。

  2、高 粱

  同杂2号,生育期为一百二十天左右,一般亩产五、六百斤,高者千斤以上。

  黑杂34,生育期为一百三十五天左右,亩产千斤以上。

  3、小 麦

  克丰1号,亩产四、五百斤,适应水灌。

  克全,亩产四百斤以上,适宜洼地种植。

  克旱6、7号,亩产三、四百斤,适宜地质瘠薄、干旱地带种植,是本县小麦主要品种。

  墨西哥他诺瑞,引自墨西哥,产量高而早熟。在肥多水足的情况下,亩产可达四、五百斤;
瘠薄干旱地带,亩产三百斤左右。

  4、谷 子

  安谷68,生育期为一百二十五天左右,抗旱而耐盐碱,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一般亩产三
百多斤,高者达五、六百斤,是本县西北部农业区种植的主要品种。

  龙谷22、23、哈22、大粒黄,生育期均为一百二十五天至一百三十天,产量与安谷68相近。

  金苗黄、齐头白,生育期为一百三十天至一百三十五天。一般亩产四、五百斤,高者达八
百斤至一千斤,是沿江一带农业区种植的主要品种。

  安系62、肇70—6,生育期为一百二十天,亩产三百斤。

  5、大 豆

  黑农10号,生育期一百二十五天左右,一般亩产一百五十斤,高者三百斤。

  黑龙11和4205,产量与黑农10号相近。

  干枝密,为晚熟品种,生育期为一百三十天左右,一般亩产二百斤,高者达三、四百斤,
是南部沿江地带种植的主要品种。

  6、糜 子

  龙黍5号,为晚熟品种,生育期为一百二十天左右,亩产三百斤,高者达五百斤。

  4111、4075,为中熟品种,生育期为一百一十五天左右,一般亩产二百五十斤,灾年也可
正常成熟,米质亦好。

  注:①即一亩地产粮食两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