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国营农场 第一良种场 本场建于1970年,其前身是第一良种场旱田队,位于县城南部姜家人民公社
境内,距县城八公里。建场初期,有耕地一千二百亩,马八匹,马车二台,54马力拖拉机一台,
役牛四头,绵羊九十只以及办公室、马棚、仓库,家属房等设备。1981年,有耕地一千三百三
十亩,草原二千二百二十五亩,建设用地二百二十一亩。农用汽车一台,拖拉机二台,发电机
组(40马力)一套,役马十七匹,牛四头,羊二百五十只;机电井九眼;房屋二百二十七间。本
年,全场有职工一百零三名,其中技术员、医生、教师各一名。其任务主要是为全县农业社队
繁育和提供优良种子。
第一良种场历年良种繁育情况表
第三良种场 本场建于1948年,原名为农业试验场,有试验田百亩左右。1953年迁至县城
西郊兰肇公路南侧,另建新场。
1950年,有职工十二名。马车一台,马六匹,奶牛六头,试验田一百五十亩。大面积进行
良种繁育,小面积进行品种试验。1962年,繁育良种面积为七百五十四亩,繁育的作物有粮食、
蔬菜等四十个品种,共繁育粮、菜种子五万九千八百余斤,还试验了二十三个新品种。1975年,
主要承担高粱三系①、玉米自交系以及小麦、谷子、糜子等作物的良种提纯和原种繁育任务。
1981年,有职工七十名,房屋六十二间;拖拉机二台,机引农具六台(件),马车四台,马二十
匹,羊一百五十只;机电井一眼。
第三良种场历年良种繁育情况表
水田良种场 本场建于1960年,位于涝洲人民公社跃进生产大队境内肇涝公路西侧,距县
城五十四公里。1955年,本场为第二良种场的水田生产队,原场址在涝洲人民公社新民生产大
队王福廷屯,同年秋迁入现址。
本场原有职工三十二名。主要设备有拖拉机一台,机引农具二台(件),马车一台,马四匹。
1960年建场时,有水田五百一十四亩,亩产水稻三百斤左右。建场初期,采用人工撒种,耕作
较为粗放。1972年,实行一部分育苗插秧、一部分机械条播,水稻单产逐年增高。1981年,全
场有职工八十五名。房屋七十四间,拖拉机五台,水田除草机三十台,汽车一台,耕地一千三
百五十亩,鱼池水面七百亩。
注:①即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
水田良种场历年水稻生产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