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供应与维修 一、农机具采购和供应 1956年至1957年,农机具配件由垦荒站自采自供。1958年至1959
年,农机具部件主要由商业部门供应,但仅能供应百分之十左右,其余均由用户自己到外地购
买。1961年,根据本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农机部门设置了农机物资供应站,专门组织供
应县内需用的农机具及其部件,农业机械的供应状况才开始好转。1973年,农机部件由县农机
供应站统一供应改为分散供应,在农村设立了二十三个供应点,就地就近供应农机配件,节约
了大量工时和费用,很适应农村需要。1981年,农机部门重申,如果农机公司无件供应,农民
需要出县购买农机部件时,其旅差费完全由农机公司负责,从而促进了农机公司业务的开展。
本年,经营零配件约一千万件,机具配件的供应,已完全可以满足农民的需要。
几个年份农机具销售情况表 单位:台、万件
二、农机具维修 1958年,建成拖拉机修造厂一处,但设备较简陋。至1959年,仅有车床
二台、立钻一台及一些自制的简易工具。除一般零部件可以自行修理及加工外,其它如铣瓦,
磨轴、镗缸、修油泵等均需要到外地修理。1960年,工业系统的农业机械厂划归农机系统管理,
维修能力有了扩大和提高。以后,由于农机具日益增多,维修任务日益增大,生产工人、技术
力量以及厂房面积等在原有的基础上亦逐年有所发展,其技术能力也由简单的维修农机具部件
发展到拆修整台机车及生产农机具部件。1981年,县农机修造厂主要机械设备拥有量为一百七
十四台,比1958年增加五十七倍。本年,共检修机引农具一千一百二十台(件),检修拖拉机三
十八台,完成产值一百六十四万四千元。由于夏季检修农机具的数量增多,已经初步改变了每
至冬季突击检修农机具的习惯。
1958年至1970年,先后在昌五、五站、四站、宋站等集镇建立了四处农机修造厂,至此,
全县五个农机修造厂已能全部承担县内农业机械大修、小修和制造一部分农机具配件的任务。
县农机修造厂几个年份主要设备拥有量
县农机修造厂1970年至1981维修机车机件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