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农业机械化队伍
第五节 农业机械化队伍
1956年,全县有农机驾驶员六十二名。本年拖拉机垦荒站首次创办农机训练班,一年培训
三十八名农具手。1958年至1961年,采取了县集中培训、公社自己培训、工厂代替培训的方法,
训练了一批驾驶及管理人员,计六百六十名。其中,县培训三百二十名,公社自培三百三十名,
工厂代培十名。1962年,县农业机械化学校成立,当年培训学员一百八十八名。1972年至1975
年,农业机械化学校轮训十批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计一千一百人次。1980年,除县、社采取
办短训班、函授、教师到基层巡回讲课等办法,培训了七千三百多人外,永胜(今洪河)、太平、
涝洲、明久、东发、昌五、向阳、合居、西八里等九个人民公社还举办队来队去驾驶员培训班,
一年间,共培养出新驾驶员三百七十四名。本年在全省拖拉机驾驶员统考中,晋级率达百分之
八十二,为全省晋级率最高的县份之一。驾驶员的技术等级由1979年的零点九六级提高到一点
六级。1981年,全县拖拉机驾驶人员达三千四百一十四名,人均技术等级为一点一二级。其中
有证驾驶员为二千零七十六名,平均技术等级为一点八四级。按农业生产技术及农业机械操作
要求,驾驶员必须具有三级以上的水平。但是,三级以上的驾驶人员仅有七百五十一名,只占
驾驶员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二,占有证驾驶员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六点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