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农田井

第二节 农田井



  

  一、大土井 建国前,仅有城镇郊区一部分农民利用土井水灌溉农田。建国后,挖大土井,
主要为抗御旱灾,灌溉农田之用。1952年,全县挖大土井二千四百五十三眼。1958年至1959年
的农业生产“大跃进”中,又挖大土井四千三百三十九眼。1959年,在特大旱灾情况下,利用
大土井水坐水播种农田二十五万一千一百余亩。后来,由于地下水位低,大土井出水量小,加
之井


据1966年统计,全县仅剩大土井五百零一眼,能够使用的只有一百二十眼。1970年以后,由于
机电并增多,大土井遂被淘汰。

  二、小土井 小土井的功用与大土井相同。因简便易行,有益农田而被采用,但使用期极
短。1966年,全县挖小土井三千眼。1973年至1975年,部分社队仍坚持挖小土井坐水埯种玉米。
1976年以后,由于采用大坑蓄水,用马车拉大水口袋进行坐水埯种,遂代替了小土井。

  三、机电井 为了解决本县西部、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十年九毒旱”和农作物在生长
期间发生干旱问题,长期以来,坚持推广用机电井水灌溉农田。从1962年,在肇东镇人民公社
展望生产大队钻第一眼机电井起,到1981年末,全县已有机电井二千六百九十七眼 (其中配套
二千六百零七眼)。 机电井最多的为安民人民公社,共有机电井二百六十二眼(全部配套),平
均每个生产队有机电井二点六眼。

  注:①镶在井壁上的木板或砖石称井



   ②由草根盘结而成,称塔头墩,多见于沿江一带。

   1981年机电井建设情况表



   1972年至1981年水利建设投资情况表 单位: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