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交通运输第一节 公路运输 一、公 路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于博尔济哈(今肇源县境内)至呼兰城(今呼兰县)间开辟驿道一条
(当时称东六道)。此条驿道,由西至东从县境南部横跨而过,长五十八点五公里。本县境内设
驿站两处,一为布拉克台,一为扎克霍硕台。
清朝东六道驿站示意图
民国四年(1915年),境内有大道四条,一通肇州县,一通安达县,一通兰西县、呼兰县,
一通四站至松花江边。民国十八年(1929年),境内主要道路有七条,全长二百零二点五公里。
民国十八年(1929年)境内道路情况表
民国十九年(1930年),因县城至丰乐为单线公路,汽车马车共行,颇为不便,遂改筑为双
线公路。
伪满时期,境内道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三种(亦称警备道),均为土路,尚可通行。
伪满时期警备道一览表 单位:公里
续表
解放初期,对县内主要道路进行了整修。整修后,均为平行双线,土质道路,可内达各区,
外通邻县,除雨天外,皆可行车。
1945年以后,县内公路建设发展较快。1952年,全县骨干公路及县、区公路为二十五条。
1964年发展为三十四条。至1981年已增加到五十条,全长一千二百三十一点九公里。
1952年,境内符合五级标准公路仅有四十多公里,自1968年境内修筑渣油路面以来,已改
修一百九十多公里的五级砂石路为三级渣油路,一百一十公里土路为三级渣油路及四百二十多
公里的等外土路为四级路。1980年至1981年,县城正阳大街经过改修,铺筑为二级沥青路面。
哈肇公路亦改三级渣油路面为二级沥青路面。到1981年末,干线公路有六十一点一公里达到三
级公路标准;县级公路有四十一点八公里达到了二级公路标准;社级公路有六十六点二公里达
到了三级公路标准;二百二十一点八公里达到了四级公路标准;专用公路有十五点五公里达到
了四级公路标准。
1981年主要道路路线表
公路桥梁一览表 (1977年统计)
1981年客运路线情况表
二、公路运输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境内驿道为主要通道。当时的粮食物资均经此驿道源源北上,运
往边关重镇。但运输工具,则为牛载马驮,落后笨重。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情况稍有改变,
境内已有私人机动车二十五辆,从事运输业。伪满时期,客运以汽车为主,货运以马车为主。
1946年时,汽车为数甚少,畜力车仍为主要运输工具。建国初期,情况稍有改变,但畜力
车及人力车仍占有一定比重。1966年,全县国营客货车辆已全部为国产汽车所代替。农村运输
亦淘汰了笨重的运输工具,全部改换为胶轮大车或轮式拖拉机。以后,还出现了少量的汽车参
加运输。另外,于1956年,曾组织起前进、先进两处马车运输合作社:从事镇内短途运输及少
量长途运输。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改为运输一社和运输二社,1977年又改为第二运输公
司,现此公司的运输工具已逐渐向机动车辆发展。
1957年至1981年公路运输工具数量表 单位:辆、台
历年公路客货、运输量情况表
肇东客运示意图
主要公路简介:
兰肇(兰西县至肇源县)公路
此路东自二十一点六公里处兰西县界入境,西至八十二点七公里处肇州县界出境 (由县城
正阳大街穿过), 境内全长六十一点一公里。路基宽度,县城东段为十米,西段为七米。民国
初期,此路即有车辆通行,但至1949年时,兰肇公路肇东段内仍为天然土路。1959年,全部改
为沙石路面。1968年,其东段改为渣油路面。1973年,全部改为渣油路面。至1973年,沿路改
建永久性桥梁五座。现有绿化里程为四十五点五公里。这条公路为绥化地区西南部交通的大动
脉,其所处的地理位置颇为重要。
五源(五站至肇源县)公路
此路东自呼兰县界入境,顺松花江冲积的沿江平原缓坡地势西行,经本县五站、东发、合
居、涝洲、四站、西八里等地进入肇源县境。境内全长五十八点五公里,路基宽度八点五米。
沿线建有永久性桥梁一座,半永久性桥梁五座。
1967年,修筑托公二级灌渠时,将此路大桥屯东 (合居人民公社境内)至安业屯(涝洲人民
公社境内)处拦腰切断,以致交通堵塞,称为“断头路”,直至1975年始架桥通车。
哈肇(哈尔滨市至肇东县)公路
此路南自三十三点四一四公里哈尔滨市界处始,北至县城八道街七十四点八公里处止(1980
年前,由七十一公里处进入县城四道街), 途经五站、民主、姜家、城郊、肇东镇等地,全长
四十一点八公里。路基宽度十米,路面宽度七米,汽车日交通流量为二百至四百台次。
伪满时,对此路部分路基进行过修筑。1959年10月,省、市、县曾联合进行勘察定线。以
后几年,又对路基进行部分修复。1969年秋,完成了四十一点八公里的渣油路面铺设工程。1980
年至1981年改为二级沥青路面。
肇涝(肇东镇至涝洲)公路
此路北起县城南八道街,南至涝洲船站,全长五十六点三公里,路基宽度为八点五米,路
面宽为七米,汽车的交通流量为一百五十台次。
早期此路弯道达二十处之多,1968年,分别取直并加高了路基。1969年,铺设砂石路面二
十公里。1974年至1976年,完成了四十三点九公里的渣油路面改建工程。全线设永久性桥梁四
座,中桥一座,半永久性桥梁两座。
安昌(安达县至昌五)公路
此路南由兰肇公路三十三公里处(昌五镇十字街口)起,北至安达县境止,全长二十九点一
公里。途经明久、安民等地,是哈大公路的主要路段,汽车日交通流量达五百台次以上。伪满
时期,即修筑此路。建国后,列为县级重点养护公路之一。1976年,完成全段的砂土改建任务。
1978年至1979年,全路改为渣油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