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铁路运输
第二节 铁路运输
滨洲铁路自东南而西北贯通县境东部。由呼兰县界入境,安达县界出境,境内全长七十四
公里。早在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时,境内沿线即设有五十六号小站(今曹家站)、宋站、五
十七号小站(今五里木站)、五十八号小站 (原名郭尔洛斯,今尚家站)、蒙古站(原名满沟,今
肇东站)、五十九号小站 (原名鲁赤果,今姜家站)、六十号小站(今里木店站)等七个车站。此
条铁路,于1903年7月1日,正式通车。
本县境内自有铁路运输之后,满沟站即自然形成为邻近各地的货物主要集散地。清光绪三
十四年(1903年)至民国三年(1914年)间,即向外发运粮食一千一百四十五万六千七百五十二布
度(合十八万七千六百六十二吨)。至伪满期间,输出的物资主要为农产品和畜产品,输入的物
资则有水产品、林产品、矿产品及食品等。
1949年至1981年,境内铁路运输已有很大发展。列车对数,1959年以前为十几对,1960年
以后发展到三十一对;客运量,建国初期,年平均为十一万零一百九十四人次,1980年已为一
百八十二万五千五百八十六人次;建国初期,年平均货物发运量为三千三百七十八吨,到达量
为二千二百零四吨,1980年,货物发运量已增为八百三十五万九千二百三十一吨,到达量增加
为一百七十六万二千一百三十吨。1970年,境内铁路木枕已全部改为水泥枕。同年,里木店、
肇东、尚家、五里木、姜家等五个车站已把落后的机械联锁臂板信号改为继电操纵色灯信号。
1980年末,对青山站至姜家站由单线运行改为复线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