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投递网及工具

第二章 邮电

第一节 投递网及工具



  

  本县邮电事业的发展,渊源甚早。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境内布拉克台、扎喀霍硕台即
为当时传递公文的驿站。

  民国三年(1914年),在县城设立三等邮局一处,在四台站设有代办所一处,在甜草岗设有
邮政分所一处。

  伪满康德九年(1942年),肇东、昌五、宋站、四站、乐安、姜家、尚家、珊树、李家围子
等地,都曾分别设过邮政局(所)。但由于网路不全,布局不当,广大偏僻农村的信件来往,仍
感不便。

  1949年,县内有邮局一处,支局三处,代办所六处。至1960年,县内局、所及通信服务处
始遍布境内,邮政事业的发展,才初具规模。本年,农村投递路线为二千六百六十一公里,至
1981年,农村投递路线已发展到三千四百三十六公里。报刊、书信、电报可直接投至生产大队
和生产队,部分人民公社并可在当日送达。

    几个年份邮路、路线情况表 单位:公里



  民国初年,邮政工具较为简陋。

  1946年,仍靠马匹、人行传递邮件。建国后,除配有自行车外,个别区、乡还用马车传递
邮件。1966年以后,全部使用自行车、摩托车、邮政汽车和装卸叉车投递及装卸邮件。1971年
至1981年,开始用摩托车运送邮件。

   邮政工具设备表



   续表



   肇东县邮路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