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编 文化
第二十一编 文化
解放前,本县仅有一处戏院,人民群众,只有在年节或农闲时,才能看到走街串巷的艺人
为其作简短的演出,平素则很少有文娱活动。伪满时期,强制推行奴化教育,大肆宣传“日满
亲善,王道乐土”,黄色歌曲到处流传,色情文艺到处泛滥,故人民群众毫无正当文娱活动可
言。但是,在偏僻地带,也有一些民间艺人私自从业,演出一些传统剧目。
1945年解放后,随着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翻身,各种文艺活动在城乡得到了广泛地发展,
他们通过各种形式歌颂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倾诉分田分地的喜悦,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
象。
建国后,由于文化馆(站)、工人俱乐部、图书馆的相继建立,同时,也由于加强了对文化
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致使本县文化工作又有一个新的发展。现在,文化活动已由过去单纯的扭
秧歌、演二人转、说评书,发展成为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戏剧舞蹈、报刊和文学创作等
多种门类的综合体系。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的文艺形式被废止,致使这一时期内的
文化事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粉碎林彪、江青反党集团后,本县文化事业得到了复苏和振兴,其文艺活动基本上满足了
全县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