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佛教

第三章 宗教

第一节 佛教



  

  佛教起原于印度,由释加牟尼①创始。民国八年(1919年),尼姑盛林等二人(临济派)②,
在房身岗建造太平寺一处,佛教始传入本县。民国九年(1920年),在向阳村向阳区建德义庵一
处,由尼姑国珍任监院。1941年国珍去世后,由尼姑修珍任监院。土地改革前,庵内有尼姑七
名。土地改革时,德义庵的房屋被群众分掉,庵内尼姑全部回家或还俗。伪满大同元年 (1932
年), 尼姑悟孝、悟文、真信等三人,在肇东镇七道街设立念佛堂一座,后改建为寺院,取名
西方寺。悟孝去世后,由真信任监院。土地改革后,尼姑均离开寺院,但仍吃斋念佛。

  注:①释加牟尼(约公元前545年至486年)。佛教创始者。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
的儿子,相传他二十九岁出家修道,创立佛教。

   ②临济派,中国佛教五家禅宗之一。属南宗的南岳一系。唐义玄(?——867)所创。因
他住在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滹沱河畔的临济院,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