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道教

第二节 道教



  

  道教起原于中国。相传李耳①为道教始祖。李耳曾作《道德经》②五千言传世,故称道教,
其庙宇称观或宫。1946年以前,全县有道教庙宇十九处,有道士九十一人,现择其要者述后:

  兴林宫,位于满沟街北八道街西;

  三圣宫,位于满沟街北六道街;

  九圣宫,位于昌五镇东北隅北官区;

  清林观,位于昌五镇茂盛区;

  清云观,位于太平区马青福屯;

  三清观,位于宋站镇西梁园街;

  会仙宫,位于珊树村八尺庙区;

  灵佑宫,位于顺天村双发区;

  青云观,位于承平村杨家区;

  无量宫,位于双井村。

  在上述道教庙宇中,其中以无量宫、清林观建筑较早,这二处庙宇分别于1911年和1912年
建成。但香火最盛,则数兴林宫和三圣宫,三圣宫由道士蔡永喜于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所建。
建国以后境内,道士多数还俗或散去, 其庙宇因年久失修,有的被拆毁, 有的被改作他用。
1959年,三圣宫的主持道士蔡永喜曾率徒二人在肇东镇南小山处又新建小庙一处,每逢香火之
日,还有一些男女到此烧香还愿。以后,此庙亦被拆除。

  注:①李耳,亦称老耳、老子,相传为春秋时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

   ②《道德经》,书名。道家的主要经典。相传为春秋末期李耳著。但从书的思想内容
和涉及某些问题来看,可能编定于战国初期,基本上仍保留了李耳本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