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尊老爱幼
第三节 尊老爱幼
一、高飞待公婆胜过亲爹娘 昌五人民公社东门生产大队第三生产队,女社员高飞与昌五
第一中学校教员张洪光订婚不久(1976年 2月),张母便因病入院治疗。为了不影响张的工作,
高主动留在医院侍候老人,每天给老人饮水、喂饭、穿衣、梳洗、接尿擦屎,人们都以为她是
病人的亲闺女。老人爱抚地对她说:“孩子,我知足了,未过门的儿媳妇这样待我,真借力了!”
大家才知道这是未婚儿媳在侍候婆母。她一直侍候到婆母故去。
高飞结婚后,其公爹又全身瘫痪,但他不愿让儿媳妇侍候。高飞说:“爸爸,你老人家不
要为难了,洪光工作忙,我不侍候谁侍候呢?你要把我当做亲闺女,你就是我的亲爹。”说完
就跪下了,高飞的诚意,使公爹感动得流了泪。从此,高飞每天给公爹单做适口饭菜,倒水端
饭,擦屎倒尿。为了不使公爹寂寞,她还特意买了一台收音机。公爹喜欢抽旱烟叶,高飞每天
把烟叶都给卷成烟卷,放到公爹能够摸到的地方。高飞尊敬老人的事迹受到当地群众与政府的
赞扬。
二、三姓一家人,相处一条心 跃进人民公社富裕生产大队第三生产队社员杨春义,全家
八口人,和睦相处,受到了屯邻的高度赞扬。
杨春义二十多岁时,爱人就因病去世了,自己带着一个小女孩生活,十分困难。十年前,
经人介绍,他同程桂珍结合,组成了新的家庭。程桂珍来时带来的二男一女三个孩子,是程桂
珍和杨春义结婚前在二家所生。大儿子杨清国原来姓张,二儿子杨清雪和女儿杨秀琴原来姓刘。
杨春义与程桂珍结合后,他们又生了一男一女。
一家八口人能够和睦相处,主要是杨春义和程桂珍带了好头,做出了好样子。程桂珍待杨
春义前房的女儿象亲生闺女一样。在她结婚的当天晚上,就亲自到婆母家把大闺女接了回来。
母女俩相处得象亲娘俩似的。程桂珍处处关心体贴大闺女,家务活宁可自己干,也不支使她,
做什么好吃的,娘俩总是你推我让。几年来,母女俩从未红过脸,邻人都说,她母女比亲娘俩
还亲。杨春义对程桂珍带来的三个孩子也象亲儿子、亲闺女一样,他把三个孩子都送到学校读
书。在人口多、生产队又不分钱、生活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他宁可让自己的大女儿缀学下来当
帮手,也不影响那三个孩子的学习。每逢开学,他都事先把孩子们的学费、书费和买文具用的
钱准备好,交到三个孩子的手里,不让他们为难。生活上,他也处处体贴、细心关怀三个孩子,
一次他发现二闺女秀芹放学回家闷闷不乐,从邻居学生那里打听得知,原来是学校开运动会,
让学生准备服装,二闺女考虑到家庭困难,怕继父为难,难于开口所致。他就骑着自行车跑了
三十多里路,给孩子买回了服装,让孩子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杨春义与三个孩子间建立起了
深厚的感情,三个孩子都把杨春义当作自己的亲爸爸。
杨春义与程桂珍夫妻俩也是互敬互爱,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结婚十多年来,从未吵过嘴,
打过架。
由于他们夫妻俩带了好头,做出了好榜样,在家庭里树立起了好风气,八个孩子相处得象
一个爹、一个妈生的那样亲近。他们互谅互让,不争吃,不争穿,亲亲热热,和和气气,日子
过得格外红火,受到了远村近邻的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