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人民生活第一节 农民生活 在旧社会,农民深受捐税、地租、高利贷的剥削,生活极为贫困。一个很强的劳动力,也
难养活数口之家。特别是每年五、六月间,青黄不接之时,断炊之家,比比皆是,用糠菜代粮
充饥者,并不罕见。在穿衣方面,则更为艰辛。农民数年积累,也难得增添一件新衣。一件布
衣常常是冬改棉、夏改单、父传子、母传女,鹁衣百结时,方才罢休。
1945年解放以后,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
屋和耕畜,在政治上成为国家的主人。建国以后,由于农业的发展和副业生产的加强,农民的
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富国富民政策以及各种
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更加快了农民勤劳致富的步伐。
1958年至1981年农民集体分配情况表
县统计部门曾在昌五人民公社西联生产大队第一、二、三生产队各选三十户,进行典型调
查,结果表明:
一、总收入增加 1981年总收入为十三万八千元,比1978年增加三万七千元,增长百分之
三十六点六。1981年,平均每户收入一千五百元,比1978年每户平均收入的一千一百二十五元
增长百分之三十三点七。每个劳动力平均收入一千一百三十一元,比1978年每个劳动力收入八
百七十三元一角三分增长百分之二十九点五。1981年人均收入二百七十元零六角,比1978年人
均收入二百元零二角五分增长百分之三十五点一。
二、消费水平提高 1981年的消费额比1978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二点八,人均消费额,1981
年为二百一十七元二角八分,比1978年增加四十七元,增长百分之二十七点六。在总消费支出
中,生活消费品支出,1981年比1978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七 (其中,吃的方面,1981年比1978年
增长百分之三十二点七;住的方面,1981年比1978年增长百分之一百二十五点四;用的方面,
1981年比1978年增长百分之一百一十三点三)。 家庭副业生产费用支出,1981年比1978年增长
百分之四十六点一。
三、主要生活消费品消费量增加 1981年,消费粮食为二十九万二千零六十六斤,比1978
年减少四千零九十四斤;1981年,消费肉为六千八百四十六斤,比1978年增加一千三百四十斤,
人均消费量1981年为十三斤四两,比1978年增加了二斤七两;1981年,消费蛋为二千三百一十
七斤,比1978年增加四百三十斤,人均消费量比1978年增加八两;在穿的方面,棉布消费量减
少,化纤布消费量增加,鞋、帽等高档商品的消费量也大量增加。
四、购置耐用物品增加 原有自行车七十二辆,1979年至1981年新购置十四辆;原有收音
机七十五台,1979年至1981年新购置二十八台;原有缝纫机四十七架,1979年至1981年新购置
十五架;原有钟表九十八架(只),1979年至1981年新购置三十六架(只);原有大型家具四十六
件,1979年至1981年新购置二十九件。其他耐用品也有明显增加。
五、储蓄和家中存款增加 1981年比1978年储蓄额增长百分之三十六,平均每户增加十大
元三角,家中存款增长百分之二十四点七,平均每户增加四十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