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职工生活 解放以前,城镇工人因受资本家的剥削,其微薄的工资很难维持全家生活,其情况与农民
相差无几。解放以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机关、学校、工厂、团体等单位的职工工资均
有很大提高。1949年,国营职工年平均工资为三百八十七元七角,1981年为七百七十八元三角。
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五百九十九元四角,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1978年以来,由
于职工三次晋升工资和就业人员的增多,加之又恢复了奖金制度,职工生活水平都相继有所提
高。
1949年至1981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每人年工资收入情况表 单位:元
据统计部门在城镇工交、财贸、文教、卫生等系统,选择中等经济收入水平的家庭共九十
户,进行典型调查,结果表明:
一、户均、人均收入水平提高 主要原因是:一是就业人数增加。这九十户,1978年人口
是四百四十七人,至1981年基本无变化,但是就业人员由1978年的一百七十人增加到一百九十
七人,每户平均就业人数出一点九人,增加到二点二人;二是家庭收入增加。1981年总收入(包
括工资、奖金、津贴及家庭副业和其它收入)比 1978年的十三万一千九百九十一元,增长了百
分之二十八。其中工业系统的三十户平均增长百分之四十一,工资收入占百分之九十七。1981
年比1978年户均收入增长百分之二十八,人均收入增长百分之三十一。
二、消费水平提高 1981年,家庭总支出额达十二万二千六百四十七元,占总收入的百分
之九十三,比1978年内支出额增加二万七千五百二十元,增长百分之二十九。随着生活水平的
提高,家庭支出构成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粮食支出占总支出比例为,1978年为百分之二十二点
五,1981年降到百分之十八点七;食品、蔬菜、衣着、燃料的支出比例,1981年与1978年相比
无大的变化;住房支出比例,从百分之三点三增长到百分之七点二;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比例从
百分之十四点四增长到百分之十八。1978年,平均每人支出二百一十二元,1981年达到二百七
十五元,增长百分之三十。剔出近几年物价上涨的因素,仍较1978年增长百分之十五以上。家
庭生活耐用品增加很快。1981年共有自行车、电视机、录音机、收音机、洗衣机等十三种主要
耐用品四百四十九件,平均每人一件。这些耐用品中,有二百七十九件是在1979年至1981年期
间购置的。
1981年一个中等生活水平的职工支出情况表
1981年一个中等生活水平的职工农着支出情况表
说明:每年支出穿戴费六十二元三角五分,春节时,每人约多支二十五元,两项合计为八
十七元三角五分。平均每月支出七元二角八分,连同伙食杂支,平均每月需支出二十六元六角
九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