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冕传略
第二十五编 人物
第一章 人物传
周冕传略
周冕,字少逸,浙江省嘉兴府人(今浙江省嘉兴市),生于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周少为
贡生,以精通经史、学识渊博著称乡里。约在清成丰年间举进士,官至少卿。清光绪初年,曾
任湖南候补道。清朝末年,因关内各省破产农民大量涌入黑龙江,清廷恐人户众多,别生枝节;
又因俄国的中东铁路修筑已成,日后恐其横出旁溢,扩大侵略;同时,更主要的是清廷为了解
决财政上的亏空,所以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决定,出放黑龙江省的三蒙之荒①,招垦实
边。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经黑龙江将军萨保奏准,清廷派周冕为黑龙江省铁路交涉局总
办,专门办理出放郭尔罗斯后旗铁路两旁荒地事宜。周冕在任职期间,共出放荒地二十九万余
垧。由于这次放荒招垦,使肇东境内人口大量增加,逐渐形成了许多村屯,也逐渐形成了一些
重要集镇,这些村屯集镇,为后来形成县一级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
周冕在放荒期间,由于办法不宜,雅乱交织,帐目混乱,一直未向省交付荒价。又因周曾
擅自与俄国铁路公司签订扩展铁路用地合同及采伐铁路枕木合同,直接违反了清廷的利益,所
以,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被革去铁路交涉局总办的职务。
周冕在署理蒙荒事务时,已至耄耋之年,为预思路,安度晚年计,在丈量荒地时,曾在松
花江北岸一带选择土质肥沃之荒地开垦后,占为已有。并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建屯落户,
取屯名为“同仁堂”(今东发人民公社同发生产大队队址)。当时,其家有土地一千二百余垧,
房屋百余间,佃户一百五十余户。民国及伪满期间,其家外有武装团丁轮流保护,内有男女佣
仆以供驱使。每日必六餐,每餐必肉食,鸡汤、黄芪蒸羊肉则更为每日膳食必需之物,其威福
不减当年。晚年,周冕亦有慈善之举,如办学、救苦济贫、供养孤老等。民国四年(1915年),
他曾和本县绅民曾继盛等六人及呼兰县绅民宋连甲等五人,联名向黑龙江省申秉修筑松花江江
堤(东至哈尔滨大桥,西至肇东、肇源县交界处),但未有得到结果。1944年,周冕于同仁堂去
世,其灵柩安葬于同仁堂屯西侧。
注:①三蒙之荒即扎赉特旗、杜尔伯特旗、郭尔罗斯后旗之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