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柏林传
刘柏林传
刘柏林,本县德昌人民公社人,1961年生于农民家庭。刘幼年入本屯小学读书,常读一些
《雷锋的故事》、《红岩》、《大刀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革命书籍。书中的英雄人
物及其革命的情操,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幼他就立志走雷锋成长之路,不延误生命献给
的年华, 其品行深受师生及邻里的推崇和敬仰。上小学的时候,正是提倡 “反潮流”和批判
“师道尊严”的时候,而刘却能反其道而行之,益加尊敬老师。同时,在学习上极为刻苦用功,
其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家里,他很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几乎天天给七十高龄的爷爷温
水、捂被、烧火做饭。其祖父夸他:“我八个孙子,就数柏林好。”1978年,他刚满十八岁时,
正在高中读书,曾多次在学校、生产大队、公社报名参军,但因不收在校学生,其愿望未能实
现。1979年,高中毕业后,在家参加农业生产,在劳动中,他被评为农业劳动模范。本年,他
再次报名参军,因为在打场时,不慎碰伤眼睛,身体检查时,又没有通过。1980年,他因政治
思想好,劳动生产表现突出,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81年 1月,因为家庭生活困
难,他随公社工程队在七十里外的县城劳动,当他听到征兵的消息后,遂即顶风冒雪赶回家中,
报名参了军。他年过花甲的爷爷,在他临行前,曾赋诗壮行:“赴汤蹈火争先去,生死不怕是
英雄。敢上高山擒猛虎,能下沧海捉蛟龙。”在公社欢送新兵的大会上,他代表全体入伍新兵
讲了话,表示在部队一定要好好服役,让家乡的亲人听到胜利的消息。
入伍后,他被编在沈阳军区工程兵第六团第二连任副班长。这个部队是雷锋生前所在的部
队,为此,他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他在日记中写道:“作为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一名战士,
怎样担当起这一光荣称号呢? 这就需要更好的以雷锋为榜样,把雷锋没完成的事业接过来,
继续做下去。”在部队,他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学习。先后学习了《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知识》、
《实践论》、《爱国与信仰》、《怎样写好自己历史》、《人生就是奋斗》、《把一切献给党》
等书,先后写了近二百篇关于如何正确对待理想、前途和人生道路的日记和心得体会。同时,
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复习了高中数学、物理、化学一、二、三册的课程,并记下了五本专业技
术学习笔记。在军事训练考核中,六个项目都取得了优良成绩,受到嘉奖。他还利用休息时间
为连队、为他人做了大量好事,如打扫院子,冲刷厕所,起垫猪圈,替炊事班担水帮厨,帮饲
养员给猪崽喂奶,用大衣给猪崽御寒,受到了部队首长和战士的赞扬。1981年 6月,他去沈阳
开会,在火车上,他主动让座,并扶老携幼、扫地倒水等。旅客赞扬说:“这个小伙子和雷锋
一个样。”在参军短短的十个月中,他受到部队三次嘉奖,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出席了沈
阳军区工程兵共青团先进代表会议。
1981年 9月15日,刘柏林与其他战士维修公路返回营地,途经石桥子车站南测的一个铁、
公路交叉路口时,一列由长春开往丹东的 231次直快旅客列车,正以每小时七十公里的速度驶
来。这时他发现前方三十八米处的铁路线上,有二台维修铁路用的液压捣固机,正卡在铁路中
间。但是,火车距作业点只有二百多米远了,刘柏林等十名战士见此情景,立即冲上去,军民
协力将二部各重七百多斤的液压捣固机分别掀倒在铁路两侧。当刘柏林再次举起一百一十七斤
重的液压捣固机走行架向外猛推时,机车已带着巨大的冲力劈头盖顶地压了过来。一场难以想
像的列车脱轨事故避免了,旅客脱险了,但刘柏林却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刘柏林为抢救列车而献身的英雄壮举,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新华社、《人民日报》、
《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都以重要新闻作了报道。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给刘柏林记
了一等功,定为革命烈士,并根据他生前愿望,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肇东县委也作出
《关于开展向刘柏林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县人民向刘柏林学习,学习他坚持四项基
本原则①的高度政治觉悟;学习他为国为民当英雄的远大抱负;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高贵品质;学习他讲道德、讲文明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注:①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
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