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发展状况 清末,根据清政府《奏定学堂章程》,创办新学,为社会培养实业人才,齐齐
哈尔始兴办职业教育。光绪三十三年(1907),因南路小学堂东临园圃,辟为农业试验场,并改
为南路初等农业学堂(今二马路小学校址)。因北路小学堂教员曾习工艺,自行制碱、造纸等,
有一定的工业基础,遂改为北路初等工业学堂(今市十一中硫酸厂址)。西路小学堂靠近码头,
利于商业活动,将其改为西路初等商业学堂(今黄沙滩一带)。三路初等实业学堂教授农业、工
业、商业的知识技能,培养从事农、工、商实用人才。共有在校学生354人。宣统三年(1911),
三路初等实业学堂学生毕业,南路初等农业学堂、北路初等工业学堂升格为黑龙江省立中农业
学堂、中等工业学堂,毕业生随之分别升入这两个中等实业学堂。因齐齐哈尔商埠并未发展,
西路初等商业学堂停办,毕业生升人其他中等学堂。

齐齐哈尔市师范学校




1912年,黑龙江省立中等农业学堂、中等工业学堂分别改为齐齐哈尔市师范学校黑龙江省
立甲种农业学校、甲种工业学校。共有在校生191人。1914年,省教育会和商务会合办乙种商
业学校。1916年,甲种农业、工业学校共毕业46人。1922年,根据学校系统改革令,黑龙江省
立甲种农业学校、甲种工业学校分别改为黑龙江省立第一农科职业学校、第一工科职业学校。
1930年,第一农科、第一工科职业学校共毕业107人。1935年,黑龙江省立第一农科职业学校、
第一工科职业学校又分别改为黑龙江省立齐齐哈尔农业学校、齐齐哈尔工业学校。共有在校生
249人。1936年,建立黑龙江省立齐齐哈尔商业学校。1938年,日伪当局对中等教育体制进行改
革,将齐齐哈尔农业、工业、商业学校分别改为黑龙江省立第一(农科)、第二(工科)、第三(商
科)国民高等学校。至1941年,职业学校共有在校生1391人。

1946年1月至4月,国民党政权统治齐齐哈尔时,省立齐齐哈尔第一、第二、第三国民高等
学校分别改为嫩江省立农科职业学校、工科职业学校、商科职业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齐齐哈尔职业教育得到发展。1958年,为落实第四次全国教育行政会议关
于“大力举办农业中学、工业中学和手工业中学,把高小毕业生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
文化、又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者的精神,齐齐哈尔市创办农业、职业中学5所,在校学生850
人。1961年,经过调整,全市有3所农业、职业中学,即商业中学、昂昂溪人民公社农业中学、
华安人民公社农业中学。1963年,全市有商业中学、水师农业中学、雅尔塞胜利中学、永长农
业中学、共和农业中学、三江农业中学、兴华农业中学、丰荣农业中学8所农业、职业中学。
1964年,贯彻“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齐齐哈尔市职业学校发展到10所,在校学生
2095人;农业中学发展到13所,在校学生562人。1966年,市区农业、职业学校发展到58所,在
校学生12041人。1959年至1966年6月,市区农、职业中学毕业生总计2363人,大都实行“社来
社去”或对口录用。

1964年齐齐哈尔市农业、职业学校一览表




1966年齐齐哈尔市农业、职业学校一览表







“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职业中学毕业生大多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
下中农再教育”。齐齐哈尔市农业、职业学校大部分停办或改为普通中学。1967年,第四耕读
中学改为第二十中学,第六耕读中学改为第二十三中学,向新耕读中学改为第二十二中学。
1968年,第一耕读初级技术学校改为第十八中学。1970年,水师农业中学改为水师中学,造成
中等教育结构单一,普通高中迅猛发展的状况。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贯彻执行“调整、
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过程中,加强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1980年,
恢复和兴办职业技术教育,将一部分普通中学改为职业中学。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将第十八中学
改为第一职业学校、第二十二中的高中改为第二职业中学、第三十八中学改为第五职业中学。
同年,建立车辆厂职业中学、建华厂职业中学。1981年,铁路职业高中、第四职业中学成立。
第二十六中学改为第三职业中学。1982年,第二机床厂职业中学成立,第十六中学改为第六职
业中学,市区职业中学发展到9所,在校学生4840人。毕业生858人,择优录用538人。1983年,
钢厂职业中学、第一机床厂职业中学成立。1984年,梅里斯农业技术高中成立。1985年,木器
家俱职业学校成立。同年,齐齐哈尔市区有职业学校14所,普通中学附设职业班的学校13所,
在校生7116人。毕业生2090人,择优录用1247人。齐齐哈尔市的职业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
改变了全市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状况,建立起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与普通教育相
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经济建设培养、输送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

1985年齐齐哈尔市区职业中学一览表
单位:个、人







1908~1985年部分年份齐齐哈尔市农、职业中学学生情况表
单位:人课




程设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齐齐哈尔南路初等农业学堂设农业、林业、蚕业3科。
文化课开设修身、中国文理、算术、格致、体操,此外加地理、历史、农业、理财大意、图画
等科。农业科专业课开设土壤、肥料、作物、农产制造、家畜、虫害、气候、实习;林业科专
业课有造林及森林保护、森林利用、土木、测树术、林价算法、森林经理、气候、农学大意、
实习;蚕业科专业课开设蚕体解剖、生理及病理、养蚕及制种、制丝、桑树栽培、气候、农学
大意、实习。齐齐哈尔北路初等工业学堂设土木科、纸科、碱科、染科,文化课开设修身、国
文、数学、物理、化学、图画、体操,加地理、历史博物、乐歌等科。齐齐哈尔西路初等商业
学堂设商业科,文化课设修身、中国文理、算术、地理、体操,专业课设簿记、商品学、商事
要次、商业实践。

宣统三年(1911),黑龙江省立中等工业学堂设土木科,文化课预科开设修身、中国文学、
算术、地理、历史、格致、图画、体操;本科开设修身、中国文学、算学、物理、化学、图画、
体操;专业课开设测量、河海工学、道路铁路、桥梁、施工法、应用力学、制图、实习。黑龙
江省立中等农业学堂设农业科,文化课预科开设修身、中国文学、算术、地理、历史、格致、
图画、体操;本科开设修身、中国文学、算学、物理、化学、博物、农业理财大意、体操;专
业课开设土壤、肥料、作物园艺、农产制造、养蚕、虫害、气候、林学大意、兽医学大意、水
产学大意、实习。

1912年,黑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设土木科、染织科,文化课预科开设修身、国文、数学、
理科、图画、外国语、体操,加地理、历史等科;本科开设修身、国文、数学、物理、化学、
图画、机械工业大意、工业卫生、工业经济、工业簿记、外国语、体操、实习;土木科专业课
开设应用力学、测量学、铁道学、河海工学、道路学、土木材料、桥梁计划、施工法、制图等;
染织科专业课开设应用化学、应用机械学、化学分析、染色法、机织法、纺织法大意、织物整
理、制图及绘画等。黑龙江省立甲种农业学校设农学科、蚕学科,文化课预科开设修身、国文、
数学、理科、图画、体操;本科开设修身、国文、数学、物理、化学、博物、经济、体操、实
习;农学科专业课开设土壤学、肥料学、作物学、园艺学、农产制造学、畜产学、养蚕学、病
虫害学、气象学、农业经济、农业法规、森林学大意、兽医学大意、水产学大意;蚕学科专业
课设养蚕学、蚕体生理学、蚕体病理学、蚕体解剖学、制种学、细菌学、制丝法、桑树栽培法、
土壤及肥料学、气象学、蚕业经济、蚕业法规、农学大意等。

1914年,齐齐哈尔乙种商业学校文化课开设修身、国文、数学、地理、体操,专业课设簿
记、商事要项等。

1938年,黑龙江省立齐齐哈尔第一国民高等学校(农科)、黑龙江省立齐齐哈尔第二国民高
等学校(工科)、黑龙江省立齐齐哈尔第三国民高等学校(商科)文化课开设国民道德、国语、日
语、实业、历史、地理、数学、理科、图画、体育、兵武教练、音乐等。农科专业课开设农作
物、园艺、土壤、肥料、土壤改良、农作物病虫害等;工科专业课开设应用力学、地质学、材
料强弱学、测量学、土木施工学、水利、混凝土学、道路工学、桥梁工学、铁道工学、上下水
道工学、河川工学、机械材料、内燃机与蒸汽罐、设计、制图等;商科专业课开设商业要项、
商业经济、簿记、商品、商业作文、商业算术、商业地理等。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中学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农业常识、农业、农业机械基础知识、
珠算、簿记等课。耕读中学开设语文、数学、生物、农业、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
美术等课。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市职业中学处于停课状态。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职业中学恢复正常教学秩序,但没有统一的教学 计划、总
的要求,文化课相当于高中程度,专业课在理论上达到二级工水平。专业课教材不定,分别使
用中专教材、技校教材、大专教材,教学内容不统一。为适应社会需要,各职业中学在专业设
置上注意科目适宜,既有特点,又有适应性。1980~1985年,开设的专业有财会、服装、制鞋、
制革、皮毛、钟表、幼师、美术、包装装璜、塑化、商业、物资管理、木工、土木建筑、水暖
通风、邮电、电器维修、电工、机加、酿造等。一些厂办职业中学还根据自身需要,开设铆焊、
机械加工、车钳、机械制图、机械基储金属工艺学、房建基础知识、工程测量、电工操作等课。

重点学校简介 齐齐哈尔市第六职业中学。1967年11月,齐齐哈尔市成立第十六中学校。
1982年12月,改为齐齐哈尔市第六职业学校,为黑龙江省重点甲级职业中学。第六职业中学办
学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市粮食局、房地局、物资局、邮电局、城建局等联合办学,先后开
设制粉、水暖、房屋管理、经营管理、企业管理、邮电、微机、道桥、统计、排水、机电、财
会、文秘、幼师、烹饪等专业班。

1985年,市第六职业中学设置邮电、机线、幼师、美术、微机、经营管理、园林、排水、
水暖、制材、制粉、财会等专业。在校学生633人,12个教学班。有教职工74人,其中专任教
师57人。

该校占地面积3768平方米,建筑面积2470平方米。有18个教室及2个教学仪器室。图书馆
藏书1.2万多册。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地方培养大批各类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称赞,在全市享
有较高的信誉。国家教委和省市政府都十分关心这所职业中学,黑龙江省长陈雷为该校题词:
“团结,守纪,勤奋,向上。”学校先后被评为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改善办学条件先进单
位,省建委系统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