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发展状况

发展状况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黑龙江提学使张建勋将法政肄习所改为法政学堂。后因收考过滥,
学生罢课反对教员,被黑龙江将军程德全饬令解散。宣统二年(1910 ),为造就地方自治人才,
黑龙江巡抚周树模根据法政学堂章程,委任提学使张建勋为总办,在省城齐齐哈尔正式创办黑
龙江法政学堂(校址在今广仁胡同),1个教学班,学生100人。

1912年,该校改为黑龙江法政专门学校,设置预科和本科。本科设法律、政法、经济3个
系。在校学生94人。1914年,在校学生101人。毕业本科学生34人。1931年,法政专门学校在
校学生减至47人。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1932年黑龙江法政专门学校被撤销。1940年,日
本人为加强开拓民的保健,在齐齐哈尔市设立国立齐齐哈尔开拓医学院,修业年限本科三年。
在校学生34人。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9月,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培养中学师资,黑龙江师范专科
学校成立(今市二中校址)。设数学、中文、物理、教育等学科。在校学生320人。1953年8月,
东北地区高等教育院系调整,师范专科学校被撤销。物理科并人大连师专物理科,教育科并入
东北师大教育科,中文科并入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数学科并入哈尔滨师专数学科。

1958年5月,齐齐哈尔大学成立。开设机械制造、冶金、园艺、建筑工程、城市建设、化
学工业、电子技术、农机、中文、体育等科系。在校学生458人,其中本科生115人,预科生303
人,体育专科生40人。同年8月,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一军医学校移交齐齐哈尔
市,改为齐齐哈尔医学院,设医疗、医士、护士、检验士、放射线等专业。在校学生495人。
同年8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学院成立,设轧钢机器及工艺、锻压机器及工艺、
冶金设备、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金属学及热处理和铸造工艺及设备6个专业。在校学生452人。
同年9月,为适应齐齐哈尔市和嫩江地区对中学师资的迫切需要,齐齐哈尔师范专科学校成立,
设中文、数学2个专业。在校学生118人。1959年,为培养高级化工人才,黑龙江省委决定,将
省内5所化工类院校调整合并到齐齐哈尔化工学校。9月,在齐齐哈尔化工学校基础上,成立齐
齐哈尔化工学院。设无机、有机、机械3个专业。在校学生166人,毕业生33人。

196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学院更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1961年5月,
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齐齐哈尔大学中文专业并入齐齐哈尔师范专科学校,
撤销园艺系,除冶金系、机械系、农机系外,其他专业停办。同年,全市6所高等学校在校学
生3103人。同时,东北重型机械学院轧钢、锻压专业招收研究生5人。1962年5月,齐齐哈尔大
学停办。冶金系、机械系、农机系本科生和预科生并入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学院。同年,齐齐
哈尔医学院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齐齐哈尔医学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领导。1963年6
月,齐齐哈尔化工学院停办。1964年,东北重型机械学院轧钢专业2名研究生毕业。1966年5
月,齐齐哈尔大学复办,设农学、园艺、政治文学3个系。同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齐齐哈
尔医学院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学院。1968年10月,齐齐哈尔大学停办。1969年10月,中国
人民解放军军医学院由齐齐哈尔市搬迁长沙市。1970年12月,齐齐哈尔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齐
齐哈尔师范学院,设中文、政治、外语、数学、理化、农业基储体育、艺术8个系,12个专业。
全市高等学校毕业学生495人。

1977年7月,齐齐哈尔轻化工学校升格为齐齐哈尔轻工学院,设制糖工程、硅酸盐工程、
工业分析、合成纤维、轻工机械、生产自动化6个专业。1978年12月,齐齐哈尔医士学校升格
为齐齐哈尔医学专科学校,设医学、神经精神、妇幼3个专业。1984年8月,东北重型机械学院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建立分校一燕山大学,并授予78、79、80三届毕业研究生硕士学位。

1985年,齐齐哈尔市区有东北重型机械学院、齐齐哈尔师范学院、齐齐哈尔轻工学院、齐
齐哈尔医学专科学校4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6247人,毕业学生1328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招
研究生94人。1978~1985年,高等院校共培养出247名研究生。

1958~1985年齐齐哈尔市高等学校学生情况表
单位:个、人







1978~1985年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研究生情况表
单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