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成人高等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



1956年,市区一些国营大型工业企业开始创办职工业余大学,培养技术人才。北满钢厂建
成北满业余钢铁学院,录取95名本科学员。华安机械厂职工学校开办一个业余大学班(后改为
碾子山二。二业余工学院),建华机械厂创办职工业余大学。1957年,第一重型机器厂在厂职
工业余学校试办一个业余大学班。1958年,第一重型机器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办一所工业大
学夜分校(1959年更名为第一重型机器厂工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在齐齐哈尔车辆工厂职工业
余学校设函授站。

1960年,齐齐哈尔第一、二机床厂、车辆工厂及市第一、二、三工业局等18个单位,兴办
职工大学,共38个班。开设机械制造、工程建筑、金属切削、造纸等10个专业。1962年,市区
职工业余高等教育工作本着“鼓足干劲、实事求是、巩固提高、稳步发展”的精神,进行调整。
市区有职工业余大学(班)13所,学员1810人。1963年,职工业余大学(班)增至15个,其中企业
办5个,工厂与高等院校联办2个,企业办大专班8个。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北满业余钢铁学院、车辆工厂唐山铁道学院函授站和第一
重型机器厂工业大学、第二机床厂职工业余机械学院等职工大学停办。1973年起,各大型工业
企业陆续成立“七二一”工人大学,学员由企业推荐,经政审、考试合格后录龋1975年,市总
工会创办职工业余大学。同年,市区有“七二一”工人大学20所。1976年,发展到121所。1977
年,减为60所。

1979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对现有的“七二一”大学要加强领导,认真进行整顿,提高教
育质量》的指示精神,市革委会对“七二一”大学进行调整、精简,充实师资力量,有12所
“七二一”大学提高到大专水平,基本达到整顿标准。同年12月,建华机械厂、和平机器制造
厂、华安机械厂的“七二一”大学,分别更名为建华机械厂工学院、和平机器制造厂工学院、
华安机械厂职工工学院。1980年,第一机床厂、第二机床厂、齐齐哈尔钢厂、第一重型机器厂
的“七二一”大学分别更名为第一机床厂职工机电学院、第二机床厂职工工学院、齐齐哈尔钢
厂职工钢铁学院、第一重型机器厂职工大学。同年,齐齐哈尔市机械冶金工业局职工机械学院、
齐齐哈尔铁路局职工大学先后成立。市区职工高等院校实行统一招生,统一录龋同年,齐齐哈
尔市广播电视大学成立,这是一所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脱产与业余共存,多层次、多
规格、多形式,以远距离教育手段为主的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开设机械制造、电子等专业。

1981年,齐齐哈尔市建材专科学校核定为黑龙江省职工高等院校,更名为齐齐哈尔市建材
工业局职工大学。同时,齐齐哈尔市建筑总公司职工建筑工程学院成 立。齐齐哈尔造纸厂、
富拉尔基纺织厂的“七二一”大学,更名为齐齐哈尔造纸厂职工工学院、富拉尔基纺织厂职工
工学院。1982年,齐齐哈尔市区职工大学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有14所。

1985年,市区有成人高等教育院校16所,其中职工大学15所,广播电视大学一所。职工大
学设有铁道运输信号、通信、机械制造、工企自动化、企业管理、土木建筑、化工、机制工艺、
机械动力、中文、财会、供热与通风、冶炼、电子计算机、建材机械、造纸工艺、棉纺、机织、
染整等专业。职工大学学制,全脱产三年,半脱产四年,业余五年。执行教育部或所属部制定
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使用统编教材。各职工大学招生以本企业职工为主,承担少量的代培
任务,考生参加省或全国组织的成人统一高考,择优录龋学生毕业后,全部回到原单位统一安
排工作。齐齐哈尔市广播电视大学学生成绩考核,统开课实行全国统一出题、统一考试、省统
一评卷;自开课由市广播电视大学组织出题、考试、评卷。学期末或毕业时,组织学生撰写实
验报告、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进行毕业答辩。同年,市区职工大学在校生2545人,毕业生1285
人,有专兼职教师542人(其中副教授4人,讲师150人);广播电视大学在校生3498人,毕业生
1354人,有专职教师19人。

1975~1977年全市“七二一”大学学生情况表
单位:人




1982~1985年全市职工大学学生情况表
单位:人



1980一1985年齐齐哈尔市广播电视大学情况表
单位: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