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表演团体 1916年,嫩江省政府成立军乐队,这是齐齐哈尔最早的专业表演团体。1945年8月,建立
兼演话剧的专业音乐表演团体民主乐剧团,全团20多人。当年12月解散。1946年,东北军政大
学文艺工作团来齐齐哈尔。演出的剧目有歌剧《钢筋铁骨》、《为谁打天下》,歌颂人民解放
军战士英勇顽强、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同年,成立公私合营专业戏曲表演团体东北人民剧院,
以演京剧为主,兼演评戏。东北文艺工作团第一团来到齐齐哈尔,演出话剧、歌剧、歌舞,并
为嫩江省实验剧团培训20名艺术骨干。1947年7月,齐齐哈尔市文艺工作团成立,为表演话剧、
歌剧、歌舞的综合性文工团。1948年5月,嫩江省实验剧团于齐齐哈尔成立,为表演话剧、歌剧、
歌舞的综合性剧团。同年,东北军政大学文艺工作团撤销,大部分人员随军南下。东北文艺工
作团第一团离开齐齐哈尔市去鹤岗,并人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5月,黑龙江省文工团来到
齐齐哈尔市,与嫩江省实验剧团合并,组成黑龙江省人民文艺工作团,为表演话剧、歌剧、歌
舞、二人转的综合性文工团。同年7月,东北人民剧院与北安的黑龙江省评剧团、沈阳的东北
军区军工部京剧团合并,组成黑龙江省京剧团。1952年5月,黑龙江省人民文艺工作团改组为
黑龙江省话剧团。同年8月,齐齐哈尔市文艺工作团撤销。9月,辽东省人民政府将安东市(今
丹东市)新华马戏团移交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改称黑龙江省马戏团。1954年7月,黑龙江省省会
迁至哈尔滨,黑龙江省京剧团移交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更名为齐齐哈尔市京剧团。黑龙江省
马戏团更名为齐齐哈尔市马戏团。1958年,齐齐哈尔市话剧团、齐齐哈尔市血艺团、齐齐哈尔
市广播说唱团先后成立。1960年,齐齐哈尔市歌舞剧团、齐齐哈尔市河北梆子剧团、齐齐哈尔
市实验剧团相继成立。1962年,齐齐哈尔广播说唱团撤销,其成员转入齐齐哈尔市曲艺团。齐
齐哈尔市歌舞剧团和齐齐哈尔市实验剧团先后撤销。1969年5月,齐齐哈尔市文化系统革命委
员会将直属6个专业剧团(京剧、评剧、话剧、杂技、曲艺、河北梆子)建制撤销,合并组成齐
齐哈尔市文化系统革命委员会文工团。1971年1月,市文化系统革命委员会文工团解散,恢复
市京剧团、市评剧团等建制。1982年2月,齐齐哈尔铁路列车文工队成立。1984年,齐齐哈尔
市艺术团成立。齐齐哈尔市曲艺团、齐齐哈尔市河北梆子剧团并入齐齐哈尔市艺术团。至1985
年,市区有市京剧团、市评剧团、市马戏团、市话剧团、齐齐哈尔铁路列车文工队、市艺术团
及个体红燕杂技团等7个专业演出团体。
齐齐哈尔市京剧团 1947年7月,东北人民剧院和黑龙江省评剧团、东北军区军工部京剧
团合并,在齐齐哈尔市组成黑龙江省京剧团。团长陈伯元。主要演员有老生田月樵、王富岩、
岳宝亭,武生王桂林(艺名盖春来)、焦昆山、于伶华,花脸张德发、白洪奎,老旦唐连诗、张
兰坡,小生李竞(艺名李墨香),青衣、花旦王杰(艺名鑫艳秋)、花艳云。剧团在演出传统戏同
时,配合当时形势,排演了《大禹治水》等一批新编历史剧。
1954年7月,黑龙江省京剧团移交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更名为齐齐哈尔京剧团。团长焦
岐山。艺术骨干多调走或离团。至1966年,主要演员有老生李世琦、田月樵,武生张镜明(绰
号“南派赛活猴”)、于伶华、侯凤翔,花脸鲍东升(艺名铁铮)、王富山,老旦云鹤鸣,青衣、
花旦王慕秋、胡雅琴、郭正秋,小生周富仲等。1966年前,剧团经常分两个队同时演出,巡
演于北京、上海、天津、长春、吉林、锦州及省内各城市。
1966年6月,市京剧团成立文化革命领导小组。1967年,成立造反团,演出活动停止。1968
年,成立革命委员会。1969年5月,市京剧团撤销,并入齐齐哈尔市文化系统革命委员会文工
团。1971年1月,市文化系统文工团撤销,恢复市京剧团。
“文化大革命”后,老艺术骨干相继离、退休,剧团的艺术骨干多为50年代招收的学员,
有老生顾日伦、张志贤,花脸刘复兴,武生王洪光,青衣、花旦马莲、陈秀文。1985年,市京
剧团有演职员153人,团长程远厚。
齐齐哈尔市评剧团 1951年12月,黑龙江省评剧团在齐齐哈尔市成立。团长刘树楼,全团
78人。主要艺术骨干有评剧倪派小生唱腔创始人倪俊生,艺术 指导张凤楼(艺名葡萄红),演
员马宝环、王利萍(艺名花玲霞)等。
1954年7月,黑龙江省评剧团移交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改称齐齐哈尔市评剧团,团长胡
凤鸣。艺术骨干中倪俊生、张凤楼、刘莹、杨际生等陆续调走,新增的艺术骨干有张丽华、倪
伟、艾景全、邓耀文、邢少彬、筱燕燕(艺名关彩兰)、刘笑冬、田素娟、刘小娟、国治富、王
僚等。1966年前是剧团全盛时期,经常分两或三个队深入黑龙江省内各市、县,工厂、农村、
部队演出,并巡演于北京、上海、天津、杭州、沈阳、长春等市,年平均演出300多常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市评剧团改称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68年成立革命委员会。1969年
5月撤销,全团并入齐齐哈尔市文化系统革命委员会文工团,成立评剧队。1971年1月,市文化
系统文工团撤销,恢复市评剧团建制。
1978年,剧团革命委员会撤销,权长禄任团长。原有的艺术骨干陆续离休、退休。新增的
艺术骨干有金凤英、田敏华、关小霞、董汝芳、王景耀、赵文英等。1985年,团长王再飞,全
团共有演职员171人。
齐齐哈尔市马戏团 1952年9月,辽东省人民政府将安东市(今丹东市)新华马戏团移交黑
龙江省人民政府,改称黑龙江省马戏团,隶属黑龙江省文教厅文化处。团长刘克明。黑龙江省
马戏团除在齐齐哈尔市演出外,还到附近的县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海拉尔、扎兰屯、满洲里等地
巡回演出。1953年,黑龙江省马戏团参加黑龙江省慰问团,赴克山、克东、依安、拜泉、富裕、
泰来、绥棱、铁力、北安,为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伤病员慰问演出。1954年7月,黑龙
江省马戏团移交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更名为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团长徐肃光。
市马戏团是大型马戏杂技表演团体,驯虎、驯狮、驯水牛、驯驴、马上劈刀等节目,在全
国都是首演,杂技表演技艺高超,特别是高空节目,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粗犷豪放的地方特
色。常年巡演于全国各地。1957~1958年,先后赴朝鲜、越南访问演出,受到两国观众热烈欢
迎。两国元首金日成、胡志明亲切接见演出团,胡志明主席亲自将一级劳动勋章和绣有“团结
和友谊”的锦旗一面及表演用水牛1头授于齐齐哈尔市马戏团。1959年,齐齐哈尔市曲艺团所
辖杂技魔术队撤销,成员并入齐齐哈尔市马戏团。1960年6月,在全国文教群英会上,齐齐哈
尔市马戏团被授予“全国文教先进单位”称号。同年,长春电影制片厂邀请马戏团大部分演员,
参加拍摄反映马戏杂技艺人生涯的故事片《马戏团的新节目》。1961年1月,市马戏团的《国术》、
《魔术》、《幕间滑稽》等节目,被香港文华影业公司摄入纪录影片《龙飞凤舞》。1963年,
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将该团的《晃梯》、《地圈》等节目摄入艺术影片《春燕展翅》。1964年
7月,市马戏团在深圳为庆祝淡水库落成演出,演出实况被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纪录影片。
1958~1964年,市马戏团先后为来齐齐哈尔市视察工作的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李富春、彭
德怀、陆定一、邓颖超、彭真、董必武、刘伯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市马戏团成立造反团。1968年9月,成立市马戏团革命委员
会。1969年5月,市马戏团撤销,全团并入齐齐哈尔市文化系统革命委员会文工团,成立杂技
队。1970年3月,杂技队撤销。同年8月,市马戏团重新组建。1978年,市马戏团革命委员会撤
销。1980年7至9月,市马戏团在北京连演3个月,演出139场,观众达37万人次,驯熊节目应邀
被摄入北京电影制片厂立体影片《欢欢笑笑》。1982年12月,赴香港、澳门演出22场,观众达
3.6万人次。1984年,在兰州市举行的全国首届杂技比赛中,市马戏团的《蹦绳》获铜牌奖。
1985年12月,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市马戏团的《顶碗》、《钻地圈》节目应邀和美国、保加利
亚等7个国家马戏团同台演出,评奖时名列第二,获奖牌两块。1985年,全团演职员170。
齐齐哈尔市话剧团 1956年8月,齐齐哈尔市文化局以同月撤销的齐齐哈尔铁路文工团35
名演职员为骨干,组建齐齐哈尔市话剧团。剧团负责人王乐三(1957年1月任副团长)。1957年5
月,市话剧团下设的歌舞队划归铁道部第三工程局文工团。8月,调入黑龙江省话剧团《阿Q正
传》剧组30多人。9月,蒋贵学任团长,剧团实力增强,开始分两个剧组同时上演。1959年8月,
市话剧团再设歌舞队,1960年歌舞队撤销。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市话剧团成立造反组织。1968年9月,市话剧团成立革命委员会。
1969年5月,市话剧团撤销,全团并入齐齐哈尔市文化系统革命委员 246会文工团,成立话剧队。
1970年8月,从市文化系统文工团中分出, 恢复市话剧团建制。同年秋,市话剧团下设音乐、
曲艺文工队。
1972年2月,剧团下设文工队撤销。1980年,撤销剧团革命委员会。1985年,团长韩迎春,
全团演职员105人。
市话剧团自建团至1985年,在各个历史时期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上演180多个古今中外和
本团自创剧目。《雷雨》、《向秀丽》、《霓虹灯下的哨兵》、《雷锋》、《以革命的名义》
等许多剧目成为剧团的优秀保留剧目。1983年,剧团自编演出的《张海迪》,饮誉省内外,受
到中共中央宣传部、黑龙江省委、省文化厅各级领导的赞誉。
齐齐哈尔铁路列车文工队 1982年2月,齐齐哈尔铁路局文化列车成立。内设演员队、乐
队、创编组、后勤组,编制35人。1983年6月,霍长乐任主任,编制50人。1984年6月,改为齐
齐哈尔铁路列车文工队,主任李学民。1985年全团49人。1985年9月,齐铁列车文工队参加在
哈尔滨举行的全国铁路文化列车文艺会演,该队演出的器乐合奏《抗洪大军胜利归来》、独幕
话剧《祝您幸福》、二胡独奏《列车进鄂乡》、舞蹈《一路顺风》、女声独唱《朋友,到小站
来吧》、男声独唱《我开叉车运货忙》等6个节目获优秀创作奖。孟锡娣、刘广辉等8人获优秀
表演奖,苏维丽等3人获优秀演奏员奖。
齐齐哈尔市艺术团 1984年12月,齐齐哈尔市艺术团成立。同时,撤销市曲艺团和市河北
梆子剧团,两团人员并入市艺术团。该团是表演轻音乐、歌曲、东北地方戏、相声的综合性剧
团。团长金承基。艺术团内设轻音乐、东北地方戏、相声3个演出队。1985年,东北地方戏演
出队撤销。全团演职人员95人。
1945~1985年曾在齐齐哈尔市的专业表演团体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