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小 说

小 说




齐齐哈尔小说创作始于民国初年。1916年5月,《通俗教育报》刊登连载小说《傻儿福》。
沦陷时期,一些进步作家创作发表了一批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品。其代
表作品有,中共党员金剑啸于1935年发表的《王二之死》、《瘦骨头》,但娣(田琳)的《安荻
和马华》、《砍柴妇》,蓝苓(朱坤华)的《端午节》、《日出》,金英(马家骧)的《教群》
(中篇)、《温家敏》,莉莎的《再嫁》等。

齐齐哈尔市解放初期,小说创作甚少,代表作品有1948年汪泽滨的短篇小说《坟》。新中
国成立后,小说创作进入兴盛时期。在社会主义改造阶段,问世的大多是短篇小说。代表作品
有1952年汪泽滨的《杨二嫂之死》,唐林峰的《一台电话机》;1955年曲波的《热处理》,王
荣伟的《换地》;1956年唐林峰的《两个女广播员》,王荣伟的《扩社》和《监察委员》短篇
小说集。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始出现中长篇小说。1957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曲波创作的小说《林
海雪原》。这是作者在解放战争年代积累素材,1950~1955年任齐齐哈尔车辆工厂党委书记兼
副厂长期间创作的。小说发行数百万册,被改编成电影、戏剧公演,并被翻译成越南、蒙古等
国文字出版。这个阶段代表作品还有,1957年王荣伟的短篇小说《东北人》,赵元凯翻译的苏
联小说《爱的故事》;1958年程树榛的短篇小说《红线上的秘密》,李福忠的短篇小说《兰英》,
徐行者的中篇小说《红色女儿兵》,谢澍的短篇小说集《野菊花》;1959年张克非的中篇小说
《密林里的战斗》;1962年张克非的中篇小说《山怪的故事》,高等澍的短篇小说集《追击路
上》,市文联编辑的短篇小说集《幸福颂》。196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出版程树榛创
作的长篇小说《钢铁巨人》(1974年程树榛执笔改编成电影剧本,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故事
片在全国公演)。

“文化大革命”中,小说创作很少。“文化大革命”后,小说创作日趋繁荣,题材更趋多
样。在省和省以上报刊、出版社发表出版的优秀作品有,1976年张连儒的短篇小说集《探伤》,
1977年第一重型机器厂创作组的短篇小说集《淬火集》,1979年杨更新的短篇小说《三号单身
宿舍》,张林的中篇小说《火焰花》。1980年,张林的短篇小说《你是共产党员吗?》获全国短
篇小说大奖和《当代》文学杂志文学奖;张林的短篇小说《希望之神》,获第二届全国铁路文
学奖。同年,还有程树榛的长篇小说《大学时代》,王荣伟的短篇小说《果实》。1981年吴剑
的短篇小说《风》,1982年黄越城的短篇小说《山路弯弯》,1983年程树榛的长篇小说《春天
的呼唤》、中篇小说《人约黄昏后》,程嘉梓的长篇小说《复活的恐龙》,张若谷的短篇小说
《生的歧视》。1984年,程树榛的长篇小说《生活变奏曲》,王正元的短篇小说《郁郁冬青草》。
1985年,程嘉梓的长篇小说《古星图之谜》,郭大彬的中篇小说《双枪驼龙》,黄越城的中篇
小说《河水淙淙流过心头》,董国军的中篇小说《落叶》,沙国富的短篇小说《一张不能报销
的收据》,关恒武的短篇小说《走进大自然》,赵元凯翻译的英国小说《古宅探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