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散文、报告文学

散文、报告文学




民国时期,齐齐哈尔始有散文创作,多以记述地方风物为主要内容。最早的散文作品是1917
年高鳢祥的《龙沙公园记》。1935年,有胡容光的《龙沙公园游记》。1936年,有蓝苓的《渔
船》等。

齐齐哈尔市解放后,较好的作品,有1947年庞镇的散文《新黄米饭》,汪泽滨的散文《我
在暴风骤雨里》。1952年,唐林峰的散文《爱国日》。1956年,王峙的散文《亲爱的鹰》,林
树荣的报告文学《访郑祖志副市长》、《邢守元小组访问记》。1958年,程树榛的散文《草原
上钢铁之母》。1959年,李福忠的报告文学《马恒昌》。1960年,林树荣的散文《祖国边疆苹
果香》等。

“文化大革命”中,散文、报告文学创作佳作极少。“文化大革命”后,散文、报告文学
创作日趋繁荣,较有影响的优秀作品,有1979年杨更新的散文《丹顶鹤的故乡》。1980年,于
子平的散文《春草》,程树榛的报告文学《励精图治》(发表于《当代》文学杂志第6期,获全
国优秀报告文学大奖和《当代》文学奖)。1982年,郑国鸾的散文《芳草吟》,庞镇的散文
《幽岭香菇》,程树榛的报告文学《励精图治续记》。1983年,王淑琴的散文《挽歌》,程树
榛的报告文学《3150诞生记》。1984年,李月林的散文《丹顶鹤与摄影机》,郭大彬的《北极
村的黎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