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曲 艺

曲 艺




齐齐哈尔市解放前,曲艺创作寥寥无几,书场茶园说演的大多为前辈艺人传授的传统节目。

解放后,开始出现反映革命斗争形势的新编曲艺节目。1946年8月,书曲艺人侯荣华、高
青吉将反映人民解放斗争的《血泪仇》、《把眼光放远些》、《锁着的箱子》等戏剧,改编成
书曲小段,在各茶社演唱。同年,在市书曲艺员公会领导下,艺人们创编了反映梁山农民起义
的西河大鼓《赤日炎炎似火烧》,太平鼓词《十枝花》,相声《论时事》,二人转《四恨蒋介
石》。1947年,东北文工团第一团的王家乙、李百万、张棣昌和艺人胡景歧、赵福春合作,创
编了新蹦蹦戏《全家光荣》、《姑嫂劳军》。同年,该团还创编上演新二人转《白脸狼》、
《建政问答》、《绣模范旗》、《绣地球》。1949年,黑龙江省人民文工团创编上演二人转
《送子参军》,并整理改编传统二人转《蓝桥会》、《王美蓉观花》。同年,新创编的还有蹦
蹦戏《选模范》,鼓词《买公债快买公债》等。

新中国成立后,曲艺创作迅速发展,陆续出现一批反映人民生产和生活的作品。到1966年
止,在省级和省级以上报刊、出版社发表或演出获奖的优秀作品有1951年李泰、胡景歧的二人
转《姚大娘捉特务》,1952年洪濯天的说唱《把余粮卖给国家》,1953年唐林峰的二人转《千
里捎书送北京》和鼓词《城乡互助度灾荒》,李泰、胡景歧的二人转《三只鸡》,1956年在黑
龙江省职工文艺会演中,尚艺的说唱《铸造车间鲜花开》获优秀创作奖,在黑龙江拾农业合作
化运动征文”中,许锐的相声《顾一头》获一等奖;同年,还有许锐的相声《意外的水灾》、
《走向幸福大道》和快板书《李秀兰》,王山雪的相声《工地医疗》。1957年,在黑龙江省职
工文艺会演中,王锦文的相声《小联欢》获创作奖;同年,还有许锐的山东快书《祁老头买驴》。
1958年,在黑龙江省文联征文活动中,唐林峰的山东快书《安装水车》获一等奖;同年,还出
版了唐林峰的《河流沙》曲艺集和市文联编的《总路线演唱》演唱集。1959年,在黑龙江省文
艺会演中,齐玉明、苏宪德、周成刚的莲花落《北大荒变了样》获优秀节目奖;同年还有娄锡
胜、张庭瑞的鼓词《卧薪尝胆》。1960年,在黑龙江省曲艺会演中,满素芬的东北大鼓《一面
红旗》和西河大鼓《养猪姑娘胡凤芝》均获创作一等奖;同年,还有刘东林、李凤山的相声
《八仙过海》,王锦文的相声《钢铁论》、《对春联》,齐玉明的相声《开门红》。1961年,
有刘东林、李凤山的相声《夫妻争灯》、《节约一分钱》。1962年,在黑龙江省文艺会演中,
高明贤的相声《红小组》获创作奖;同年,还有王山雪的快板书《一丝银发》和西河大鼓《歌
唱王杰》。1964年,有马维新的乌钦(达斡尔族说唱)《一只木桶的来历》,色热的乌钦《歌唱
祖国》、《我爱我的故乡》。1965年,有贾容、娄锡胜的二人转《顶风冒雪》。

“文化大革命”初期,许多曲种被禁演,曲艺创作只有少数枪杆诗、对口词、三句半及山
东柳琴等。

1971~1985年,在市群众艺术馆编印的《群众文艺》、《群众艺术》、《齐齐哈尔演唱》
上,刊登齐齐哈尔市作者自编的曲艺作品389篇。在省和省以上报刊、出版社发表或演出获奖
的优秀作品有,1973年张国仲的鼓词《烈火飞车》。1974年庞树权的相声《攻关》,田惠明的
相声《学冬子》,赵长富的快板书《一笔帐》,张国仲的鼓词《百炼成钢》,刘俊武的山东快
书《看姑娘》,杨杰的数来宝《新车传友谊》,张洪恩的评书《百鸡宴上斩栾平》。1975年张
国仲的鼓词《喜满车间》,张洪恩的评书《飞车炸军火》。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曲艺创作日益繁荣。1978年,有张国仲的鼓词《图纸旅行记》。1979年,有杨更新的故事《金
簸箕》。1980年,在全国职工文艺调演中,徐福林编演的评书《人民卫士》,获优秀节目奖,
在黑龙江省职工文艺调演中,徐福林、魏宝麟的评书《桥下枪声》,获优秀节目奖。同年,还
有安太义的相声《迷途知返》,安太义、赵传章、王锦文、王立海的相声《谁可爱》。1981年,
有王山雪的长篇评书《杨家将》。1982年,有果克、王立海的相声《喜事新办》。1983年,有
冯岷山、赵传章的相声《双婚配》。1984年,在黑龙江省“祖国颂”相声广播电视评比中,徐
福林的相声《鹤乡赞》获创作一等奖,王立海、果克的相声《我有权》,张汉春、刘玉学的相
声《三进考场》,均获创作二等奖。还有冯岷山、何春生的相声《卜奎新貌》,冯岷山、果克
的相声《金牌颂》,沈文忠的相声《妙手回春》,安太义的相声《漫游鹤乡》,李福忠的快板
书《浪子回头之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