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摄 影

摄 影




民国时期,齐齐哈尔始有照像馆,拍摄生活照片和办理证件用的人像照片。齐齐哈尔市解
放后,新闻摄影兴起。新中国成立后,各工厂、企业、机关因为宣传工作的需要,逐渐配置专
职和兼职摄影工作者。在人像摄影、新闻摄影的基础上,艺术摄影发展起来,出现一些较好的
艺术摄影作品。1959年,李文义拍摄的《打球去》、《冰球比赛》,在《大众摄影》发表。
1962年,举办齐齐哈尔市第一届群众摄影展览,展出艺术摄影作品169幅。同年,丁凤岭拍摄的
《隆冬忙积肥》,被选送荷兰国际摄影艺术作品展览中展出,获荣誉奖。该作品1963年被选入
《中国摄影优秀作品选》。1963年,李文义拍摄的《质量第一》,丁凤岭拍摄的《出生》在《中
国摄影》发表。1964年,在全国体育摄影比赛中,丁凤岭拍摄的《激战》获三等奖。1965年,
在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中,丁凤岭拍摄的《冬运》展出,并在1966年《人民画报》发表。1969年,
在东北三省第三届摄影艺术展览中,纪喜良拍摄的《试车》获三等奖。

70年代,艺术摄影有了长足发展。1973年10月,举行齐齐哈尔市中国画、连环画、摄影艺
术展览,共展摄影艺术作品80多幅。1975~1978年,举行了齐齐哈尔市职工业余美术摄影作品
展览。1978年10月,还举行了齐齐哈尔摄影艺术展览。

同年,在东北三省第五届摄影艺术展览中,纪喜良拍摄的《老模范喜相逢》获二等奖。
1979年,李文义拍摄的《检查》,在《中国摄影》第5期发表。同年,在东北三省首届人像摄影
艺术展览中,展出王常永的17幅作品,其中《老队长》、《歌舞爱好者》、《盗丹》、《企业
文艺工作者》等4幅获优秀作品奖。

80年代,突破了黑白摄影一统天下的局面,彩色摄影比重逐年增大。1980年5月,齐齐哈
尔市首次举办人像摄影艺术展览,共展出45人的112幅作品。同年,在全国第三届人像摄影艺
术展览中,王常永拍摄的《户籍警察》展出;在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中,丁凤岭拍摄的《冰封千
里一旦开》展出。优秀作品还有纪喜良拍摄的《做时间的主人》。1981年,在东北三省摄影艺
术展览中,王云峰拍摄的《归来》获三等奖,他的《鹤乡》在《大众摄影》发表。强义枚拍摄
的《于无声处》、《训练》、《小运动队》、《师生之间》、《课余爱好多》,被选人《中国
聋哑人》画册。1982年,在兵器部举办的第一届“神剑”摄影艺术展览中,徐学哲拍摄的《冰
城不夜天》获三等奖。其它优秀作品有陈文华拍摄的《小医生》,王云峰拍摄的《丹鹤双飞》、
《丹顶鹤》 (12幅),纪喜良拍摄的《开创新局面》,徐学哲拍摄的《雪里扬春》。1983年,在
北京第二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中,徐学哲拍摄的《叱咤风云》展出后,被选人中国摄影艺术展
览赴香港、澳门展出;在全国“通信在我们身边”摄影展览中,徐学哲拍摄的《任凭风雪狂》
获二等奖;在《摄影世界》孔雀杯摄影艺术大赛中,李德明拍摄的《希望之光》获二等奖;在
全国第四届人像摄影艺术展览中,王常永拍摄的《民警》、《离休》、《等待时机》、《高师
烧菜》展出。在全国足球摄影比赛中,韩希哲拍摄的《迷》获二等奖。其他优秀作品有纪喜良
拍摄的《冰鹤展翅》,强义枚拍摄的《聋哑儿童教育》,王云峰拍摄的《丹顶鹤》(1组)。1984
年,徐学哲拍摄的《渔舟唱晚》被选人中国摄影艺术作品展览赴美国展出;在第二届“神剑”
摄影艺术展览中,徐学哲拍摄的《整装待发》、《沸腾的车间》展出,《整装待发》获优秀作
品奖。李德明拍摄的《献礼的花》被选赴法国等30个国家巡回展出。其它优秀作品有王云峰拍
摄的《威力》,李德明拍摄的《礼赞》、《出厂之前》,强义枚拍摄的《爱的启示》,纪喜良
拍摄的《鹤翔》、《觅食》。1985年,张玉岭拍摄的《嫩江渔歌》、《柯孜别克族女歌手》,
被选人《全国少数民族画册·黑龙江卷》。在全国第五届人像摄影艺术展览中,王常永拍摄的
《喜悦》展出。其它优秀作品有吴运强拍摄的《水压机在工作》、《栋梁飞转》、《老炉长》、
《钢花交响曲》,夏冰拍摄的《甘露》、《三原色的魅力》,张玉岭拍摄的《伴舞》,徐学哲
拍摄的《秋》、《乡恋》,王云峰的拍摄的《大口径火炮》。1973~1985年,共举办市级摄影
艺术展览22次。1979~1985年,有240多幅摄影艺术作品在省和省级以上画报(刊)发表或展出,
其中118幅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