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书法·篆刻

书法·篆刻




齐齐哈尔的书法、篆刻创作始于清代,均出自戍边官员和流戍文人之手。光绪八年(1882),
流戍齐齐哈尔的王性存临摹的《大唐王居砖塔之铭》,现存齐齐哈尔市图书馆。曾任黑龙江主
政者文幕的张朝墉所书的《金刚经》、《柏庐先生治家格言》,也为市图书馆收藏。

1920年,龙沙公园遗爱亭中建“清云阳程公以身御难之碑”,碑文由曾任齐齐哈尔副都统
程德全文幕的成多禄手书。1926年,曾任黑龙江通志总纂的张延厚,作行、草、篆、隶兼备的
杂书册,现为私人收藏。黑龙江图书馆(今市图书馆古籍部)壁间嵌刻的《黑龙江图书馆碑记》
和《新建图书馆题名记》,是1929年任黑龙江通志总纂的张伯英手书的刻石。1936年,爱国志
士王宾章自撰自书楹联“千里江山收眼底,万家忧乐上心头”,其木联拓本现存市图书馆。1943
年建成的名刹大乘寺的门额,以及齐齐哈尔市解放后建立的西满革命烈士陵园中“英风长存”、
“英烈千秋”两方巨匾,都是张啤的遗墨。西满革命烈士陵园中“马识途烈士纪念碑”碑文,
是曾任黑龙江省图书馆馆长于明浚(字德辅)手书。

“文化大革命”后,市文化局、市文联、市总工会等一些部门大力提倡书法活动,多次举
办书法篆刻展览。一些离退休人员和青少年积极参加书法活动。1978年5月,齐齐哈尔市举办
职工业余美术摄影作品展览,展出书法作品多幅。1980年7月,举行齐齐哈尔市庆“七一”书
法、篆刻艺术展览,展出80幅作品。1981年7月,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齐齐哈尔市
美术、摄影、书法、篆刻展览,展出51幅书法篆刻作品。1982年,迟超的作品被选参加全国书
法展览,并在黑龙江省《北方书苑》上发表。1983年10月,举办全市书法、篆刻展览,展出102
幅作品。1984年,先后举办两次青年书法篆刻展览,以及职工美术摄影书法展览、计划生育美
术摄影书法作品展览、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美术摄影书法联展。同年,齐齐哈尔市书法协会
副主席张戈的书法作品被选参加黑龙江省赴日本的书法展出;陈鲁颉的书法作品在黑龙江省老、
中、青书法展览中获奖;迟超的书法作品在全国民主党派书法展览中展出。1985年,陈鲁颉的
书法作品被选参加全国书法展览。一批新的建筑物的牌匾,如“鹤城体育馆”、“南浦立交桥”、
“嫩江宾馆”,均选用了陈鲁颉的墨迹。陈鲁颉不仅书法精湛,尤善装裱的仿古作旧,对宋代
苏东坡、黄庭坚、岳飞,明代董其昌,清代乾垄郑板桥等人的书法均有仿刻。80年代,优秀篆
刻作品还有萧志勇的《毛主席诗两首》、《周总理青年时代诗选》等。

1946~1985年,在市和市以上报刊发表和展出的书法、篆刻作品达6300余件。

1946~1985年齐齐哈尔市文艺作品发表(演出)情况表
单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