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外交流 1914年3月,俄国人察里果夫来齐齐哈尔放映电影。1923年9月,俄国人格劳兹、牟斯拉夫
吉,德国人米加拉在齐齐哈尔放映电影。1924年9月,美国人萨力满,在齐齐哈尔放映有奖储
蓄电影。1941年,日本木下马戏团来齐齐哈尔公演。
新中国成立后,齐齐哈尔的文化艺术始跨出国界进行交流1953年3月,黑龙江省话剧团歌
舞队及电影放映组,组成第三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东北二团二队,到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
军及朝鲜人民军,演出歌舞、曲艺,并放映电影。1957年9月,齐齐哈尔市马戏团赴朝鲜演出51
场,受到朝鲜党和国家领导人金日成接见。1958年2月,市马戏团赴越南访问演出40余场,观
众达60余万人次,并受到越南劳动党和国家领导人胡志明接见。1959年,齐齐哈尔少年宫红领
巾艺术团手风琴演奏员金承基,参加黑龙江省青少年代表团,赴苏联演出。
1958年越南胡志明主席接见齐齐哈尔马戏团赴越演出团成员
1960年,市实验小学(今永安小学)学生李璞的版画《套马》,被选送法国国际儿童展展出。
1962年,齐齐哈尔日报社丁凤岭拍摄的《隆冬忙积肥》,被选送荷兰国际摄影艺术作品展览会
展出。1963年,李璞应国家对外文委邀请创作的版画《我们热爱和平》,被送往德国莱比锡展
出。1966年,李亚丹创作的套色版画《街道初春》,被选送波兰华沙、德国莱比锡展出;套色
版画《道口》,被选送柬埔寨、叙利亚和朝鲜展出。1967年10月,市马戏团同黑龙江省杂技团
部分演员组成东方红杂技团,赴日本演出。
1979年,永安小学刘洋涛(7岁)的《看北极熊》、刘长军(9岁)的《让座》,公园路小学原
红(9岁)的《我送姐姐上大学》等,参加在法国举办的“国际儿童画画展”。永安小学霍小君
(8岁)的《飞上天空》,参加在秘鲁举办的“国际儿童画画展”。1980年8月,日本新漏县渡边
珠实芭蕾舞团百余人,到齐齐哈尔进行访问演出。1981年4月,王瑛元的国画《屈原》、《青
山不老,绿水长流》,被选送科威特、菲律宾、挪威等国展出。1982年6月,跃进小学李大勇
的《搬家了》、新马路小学李永武的《机器浇冰》,建设路小学曹亚彬的《北国风光——冰灯》,
公园路小学吴金梅的《美丽的鹤乡——扎龙》,第一重型机器厂第二小学李颖韬的《我们的城
市像花园》,永安小学翟正耀的《看工》,建华机械厂第一小学刘成刚的《夜市》,通东路小
学李卜荣、陆欣欣合作的《雪花世界真美丽》,南浦小学王凯的《雪后》,青少年宫美术组牛
岩冰的《过年了》,市幼儿园吴敬的《谁的手帕》等11幅儿童画,由黑龙江省选送日本,参加
“世界儿童绘画展览”(全省共选送20幅)。同年,日本摄影艺术家岩德光来齐进行艺术摄影活
动。
1983年3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科隆大学东南亚教研室主任、满文专家马钉吉姆教授和丹
麦哥本哈根大学东亚问题研究室满文专家麦耶,到齐齐哈尔市图书馆考察满文古籍图书。同年
7月,南斯拉夫作家、诗人伊万·嘎江斯基来齐,与市文联作家 进行座谈,交流文学创作情况。
同年,加拿大阿尔伯达省汤米·班克斯五重奏音乐小组来齐齐哈尔市演出。
1984年,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徐学哲拍摄的《渔舟唱晚》,被选人“中国摄影艺术作品展”,
赴美国展出;第一重型机器厂李德明拍摄的《献礼的花》,被选人“中国摄影艺术展览”,在
法国等30个国家巡回展出。
1985年12月,市马戏团《钻地圈》(演员曹永江、仲子泉、王全友、周广军)和《顶碗》
(演员李丹、李冬梅)两个节目,代表国家赴意大利首都罗马市戈尔登马戏厅演出。同台演出的
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保加利亚、美国、西班牙和东道国意大利的
杂技、马戏演员,中国演出的节目获两块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