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卫生运动
爱国卫生运动
1950年夏,市人民政府动员全市人民每户捕蝇二火柴盒(约300只)、捕鼠两只,以控制媒
介传播疾病同年,全市评出201个爱国卫生先进集体。1952年3月,美国侵略者向中国东北地区
发动细菌战,美国飞机共4批9架次入侵齐齐哈尔市上空,投下大量有毒的黑盖虫、蜘蛛、蚊子、
苍蝇、三节虫等,污染面积800万平方米。市人民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在齐齐哈尔市防疫委员
会和各区、机关、企业各级防疫委员会组织领导下,共成立防疫队135个,细菌昆虫捕灭队201
个。队员50494名,其中卫生防疫专业人员802名。全市有19.58万人参加消灭细菌昆虫为中心
的爱国卫生运动,先后捕杀老鼠4万多只,捕灭蚊蝇等害虫200余斤,为38.39万人次注射防治
鼠疫、牛痘、伤寒、斑疹伤寒、白喉、痢疾等6种疫苗,有效防止了疫病流行。
1953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的《继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指示精神,成
立齐齐哈尔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市爱卫会)。市爱卫会成立后,结合春、夏、秋季特点
及新年春节等开展大规模的环境卫生清扫活动。1956年,市人委决定4至5月连续开展爱国卫生
运动,成立麻雀、老鼠围剿指挥部,还组建由1.2万人参加的青少年消灭鼠雀突击队。1956~
1958年,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展开,划片定专人,及时清运垃圾和粪便。1958年夏,在
齐齐哈尔市召开全国“除四害”(四害为苍蝇、蚊子、麻雀和老鼠。1960年将麻雀改为臭虫)现
场会。全市呈现“集体围歼麻雀和人手一拍,见蝇就打”的群众性除四害讲卫生高潮。老鼠密
度由春季的6%降低到0.93%,传染病死亡率比1951年下降59%。同年,全市评出。763个爱国
卫生先进单位,403名先进个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市爱卫会被撤销。1969年,
市爱卫会重新恢复,爱国卫生运动逐步走向正轨。1972年起,在春、夏、秋、冬季开展4次以
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并在“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开展卫生突击活动。
1980年,市政府将搞好环境卫生作为人民生活方面10件大事之一来抓。同年,市卫生局、
教育局联合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挖蛹捕蝇灭鼠活动,万名学生挖蛹4000万只。1981年6月,全省
12城市卫生检查结果,齐齐哈尔市的卫生状况列倒数第一。市委、市政府对此次检查结果极为
关注,特派4名副市长在有关单位蹲点抓卫生工作,市容和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观。1982年,
发动90多万人次参加卫生突击活动,出动车辆3440多台,清除垃圾1万多吨,挖污水窖8.46万
个,在全省12城市卫生检查中,名列第二。同年,齐齐哈尔市还荣获“黑龙江省灭鼠先进市”
称号。1983年,全市开展“四自一联”(自扫门前雪、自修门前路、自搞上下水、自栽门前树
和受益单位联合集资建设活动)。1984年,市区开展“卫生达标升级赛”活动,市委、市政府
领导亲自组织,各单位层层落实卫生包干责任制,市容市貌大为改观,在全省卫生检查中名列
第一。有2条路、57个单位荣获省文明路和先进集体称号。同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增高,
市政府发布灭鼠通知,市防疫站对居民住宅进行鼠情监测,至年末灭鼠80余万只,鼠密度由灭
鼠前的13.43%降至4.33%。
1985年,爱国卫生运动结合“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出动50余万人次,清除垃圾20万吨,
城肥下乡50万吨,消灭不卫生死角300余处。同年,市区评出183个爱国卫生先进集体,1022名
先进个人和20个卫生文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