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医
中 医
内 科 宣统二年(1910)至1912年,省城齐齐哈尔流行鼠疫,中医药人员参加防疫,采用
“治疫神效方”(由麻杏石甘汤、白虎汤、养营救生汤组成,其中有生石膏、栀子、青蒿、延
胡索等15味中药),防治鼠疫。
1946~1947年,齐齐哈尔市流行伤寒、斑疹伤寒和回归热。中医内科运用“汗、吐、下、
和、温、清、消、补”8种法则医治各种疾病,取得良好效果。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流行细菌性痢疾或遇湿热立疫毒立噤口痢(急性中毒型痢疾)及菌痢后
脾阳不振、湿热内蕴、中气不足、倦怠畏寒的病人,应用温运脾阳、清化湿热、健脾益气、理
气和中、收涩固脱的疗法,运用黄连汤、桃花汤、养脏汤加味,救治急、重、危病人。
1958年,麻疹大流行,发病率高达2729.52/10万,病死率1.85%。因邪盛正气不支或护
理不当,重感风寒,疹毒内陷,合并肺炎、脑炎的病人增多。中医杨慎修运用麻杏石甘汤、白
虎汤和生石膏治疗麻疹合并肺炎,人称“杨石膏”。1959年起,市中医院内科应用疏肝理气和
胃、活血化瘀方法,用方剂四逆散、合茵陈四苓散加减对15例肝硬变患者进行治疗,有5例基
本治愈,5例显著好转,疗效达67%。中医陈景河根据“排除肝家病毒”方法,据其兼症,有
热清热,不湿去湿,湿热并盛则兼而除之,运用二根二草(山豆根、板兰根、败酱草、坤草)、
一连召等中药,治疗顽固性阏胆型肝炎取得显著疗效。
专攻精神病的中医杨效起认为癫、狂、疯是涉及到脏腑的顽疾,病因复杂,治疗时应全面
考虑气、血、痰、火而统筹施治。在临床中运用当归芦荟汤、温胆汤加减及酸枣仁、远志、琥
珀、珠砂等中药,偶用吐法,疗效高达85%左右。运用中药常山去痰之法,疗效也很显著。中
医叶荣柏治血液病和肾病有独到之处,他对肾病水肿患者治疗时,从治脾人手,运用宣肺利气、
运脾消肿法,以越婢加术汤加减治疗,疗效甚为可观。中医韩星楼用白术、茯苓、党参、内金、
砂仁等20多味药物,另外加重曹2两,配制成胃肠散,治疗胃热挟滞,胃阴不足的胃肠积滞,膨
闷疼痛,中满作胀,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病痛。
1965年后,逐渐增添现代化医疗设备,为中西诊断、治疗、抢救急重危患者和诊治内科疑
难病,起到很大作用。
中医梁恒新对慢性病、老年病、疑难病,采用药精、药味小(每剂七、八味),温和清淡的
方法。他用小半夏汤加茯苓汤加味,治愈多例治疗脾肾两亏、先后天不继、精血衰虚的肾功能
衰竭尿毒症病人。
1972年4月至1981年秋,齐齐哈尔传染病院中医石东明创用醒肝物(茵陈、大黄、芒硝)合
用茵陈蒿汤加减的方剂,使肝昏迷病人症状减轻,抢救多例急性肝昏迷患者。
1985年,由于西药抗菌素的普遍使用,耐药菌株增高,使菌群紊乱和药物过敏的病人增多,
病人多因体质不受,内蕴湿热,外感毒邪。对这类病人中医选用清热、凉血、利湿、解毒的胆
草、栀子、地肤子、茅根、车前子和抗过敏性中药治疗,均取得满意的疗效。市中医院内科对
15例高热病人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13例痊愈,好转1例,无效1例。观察治疗5例厥脱病人,
平均24小时内血压稳定在正常110/70毫米汞柱范围之内,休克症状和体征消失。又以自拟重蒌
汤加味,辩证治疗33例哮喘病人,有效率达70.2%。
外 科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来省城齐齐哈尔的行医者开始采用中医中药为人们治疗
一般的外科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中医郭和长由河北至省城齐齐哈尔,开设外科诊所。用樟
丹、枯矾、松香、雄黄配制成消毒四黄膏,专治长期不愈的淋巴腺结核、骨瘘、牙瘘;用雄黄、
枯矾配制成黄安膏,治疗阳性疔疮;用乳香、没药等40多味中药配制成拔毒膏,治疗破溃的疮
口;用麝香、血竭配制成麝香膏,治疗结核菌引起的阴症疮口;用轻粉、珍珠等8种中药配制成
奇妙散剂(亦叫八宝散),专治疮口。至今,齐齐哈尔正阳医院仍用郭和长配方制成药膏和药粉,
治疗外科疮疡、乳痈、头痈、疔毒、无名肿毒。
1936年,眼科中医张城庆由河北来省城齐齐哈尔,开设正心堂眼药店。用黄连、炉甘石等
中药配制成眼药,治疗当时流行的红眼病(急性传染性结膜炎)、沙眼、化脓性眼病等传染性眼
疾。同年,杨晋卿来齐齐哈尔行医,用祖传秘方治疗喉科痈肿、咽炎、喉炎、白喉、喉头梗阻
等病症。在白喉流行时,用自制的手术弯刀,作喉头切开术,缓解呼吸困难,救治许多名病人。
1942年,董荣西来齐齐哈尔行医,专治疗毒、恶疮等疑难病。
50年代,中医韩星楼用大黄牡丹皮汤加减清热解毒、活血化阏治疗小肠痈。1950年,齐齐
哈尔铁路中心医院外科开展肠痈(阑尾炎)保全疗法。不用手术,只服中药,多的服5剂,有的
并加灸药一次,休息10天痊愈。1956年,中医石东明治疗320名患淋巴腺结核和骨结核的病人,
运用截根疗法,将化脓的淋巴腺结核局部切开,外敷五五丹、内服开龙丸、双解散,忌口100天,
疗效达82%。市建筑职工医院王文华、刘树元把安度眼药水加入2.5%黄连,治疗20余名患急性
结膜炎、滤过性疱疹和沙眼的患者,均无副作用,效果很好。1959年,齐齐哈尔市卫生局动员
市民采集中草药,名老中医献出验方和秘方。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用搜集来的秘方清肠饮治愈
40例肠痈和5名准备截肢的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人,其中1名病达15年之久的脉管炎患
者获痊愈。
1964年3月,齐齐哈尔正阳医院外科中医郭风鸣以仙方活命饮为主,以自制外用药提毒散、
拔毒膏、回阳膏、紫雪丹、生肌散、四磺膏治愈痈、疽、疔、疮、乳疾、皮肤结核、骨结核、
骨髓炎、血栓塞脉管炎、湿疹等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获满意疗效。
1970年,市第三医院成立慢性喉炎科研小组,用5%当归液穴位注射,治疗78例慢性喉炎
病人,有效率94%。1970年5月至1971年9月,市第三医院外科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类阑尾
炎300例,其中非手术疗法治疗248例,治愈日期最短3天,最长20天,平均住院9天,都取得较
好疗效。骨科、普外科大中手术采用中药麻醉达90%以上。1975年,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膀胱
肿瘤。以中医药为主治疗前列腺肥大和慢性前列腺炎100例,有效率达95%。1978年,用当归
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喉炎患者586例,治愈431例,治愈率73.5%,好转128例,占21.9%。因
疗效显著,获得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奖。
1980年,中医陈景河收治一患顽固性口腔溃疡兼噎嗝的50岁男患,病人脉沉缓,舌质绛红,
苔薄白。用党参、黄芪、附子、肉桂、干姜、连翘、生地、茅根、防风、羌活等中药水煎服,
病人服药3个月后,症状全部消失。同年,中医梁恒新研治牛皮癣新药方观察20例,有10例取得
较好疗效。用黄连阿胶汤治疗烧伤中毒期病人,疗效显著。用解毒活血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
炎及血栓性静脉炎,采用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法则观察治疗106例,治愈率为76.4%,总有效
率为96.23%。1982年2月至1984年6月,张守谦医生施行膀胱再生术7例。术后应用中药,对膀
胱再生起到促进作用。1985年,市第一医院外科以温经助阳、活血通络为主法,用当归尾、赤
芍、桃仁、红花、赤木、附子、肉桂等药物加减,治疗肢端动脉痉挛症;用知柏坤草汤治疗前
列腺肥大病人40例;用解毒活血汤治疗血栓性静脉5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膀胱肿瘤,均
取得好的疗效。
骨 科 民国年间,省城齐齐哈尔四海堂理发店兼治骨折,运用手法复位,夹 387齐齐哈
尔市志-文化卷板固定,口服接骨散。
1952年,齐齐哈尔市第四联诊所(今解放门医院)李春波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运用理筋、
舒筋手法复位。1958年,自制外用药散瘀散、金黄散、回阳散、口服接骨丸、活血散、消肿散,
治疗骨结核、开放性骨折。1959年,市中医院骨科用手法复位治疗陈旧性关节脱臼的病人,疗
效达75%以上。
1974年,市中医院运用辩证施治规律,治疗12例软组织肿胀患者。分三期服用不同作用的
药物,患者都在7天内消肿,7周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以此法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缩短疗程
三分之一。
1984年,郭长发开展手法松解术治疗肩周炎135例,有效率96%。他还善用骨骼移植治疗
外伤性骨髓炎,长柄锣丝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同年,齐齐哈尔车辆厂职工医院骨科,用中
药结核散治疗骨结核,淋巴腺结核100例,效果显著。1985年,市中医院骨科治愈先天性髋脱
位,用血管带皮瓣移植治疗慢性骨髓炎。同年,齐齐哈尔市各综合性医院骨科运用中西结合治
疗颈椎并骨结核,各种复杂性骨折、脱位,疗效显著。
痔 科 1955年11月,市第二医院始用中药枯痔散治疗痔核,用中医挂线法治疗痔瘘。不
用手术开刀,对患贫血、结核并心脏病和老年痔瘘病人均能治疗,且疗程短。在就诊的30 3名
患者中,经治疗,痊愈113名,其余也有不同程度好转。1958年4月,市中医院组建痔科门诊,
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内痔、外痔、肛瘘等肛门疾病。中医赵年友用枯痔药锭治疗1例患内痔核达15
年之久、内有7个核的病人,仅两周痊愈。1959年,市第一医院痔科用中西医结合治愈一位患
痔核病25年的苏联专家。
1978年6月,市中医院痔科葛洪亮用梭形手术治疗外痔核,术后不用张缝,只需3~5天,
刀口即愈合。
1980年,市中医院肛肠科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息肉、直肠溃疡、肛裂、肛门脓肿、肛门
狭窄、高位瘘、多发性瘘管等多发肛门疾病,并制定对这些病的治疗常规。1981年,葛洪亮用
鸭胆子灌肠治疗直肠溃疡,用枯痔疗法治疗281例直肠息肉。1984年,用中药治疗肛门周围脓
肿600例,有效率达96%。1985年,不用手术治疗晚期内痔、直肠脱垂28例,治愈率94.18%。
同年,各医疗单位在肛肠疾病的治疗上,不断引进和创新治疗技术,坚持中西医结合。在手术
上,用西医的刀法,术后创口外敷中药枯痔散,使痔核很快硬化、腐蚀和脱落,短时间内即痊
愈,提高了肛肠疾病的治疗效果。
妇 科 清康熙年间,居住在齐齐哈尔的达斡尔族,将腊月初八日猎得的野兔脑作为催产
良药,并用鹿胎安胎,鹿血养心。
1930年,赵慎修来齐齐哈尔行医,擅长中医妇科,对清代汪清任所著《医林改错》深有研
究,运用三逐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专治妇女赤白带下等症。1942年,
朱慎斋来齐齐哈尔坐堂行医,对治疗妇女经、带、胎、产所患疾病有独特疗法。他主张以预防
为主,提倡养生之道,防病于未然。应用气功疗法,医治精、气、神、胃肠等疾病。
1959年,市中医院妇科用桂枝茯苓丸加减,开瘀消坚、活血利湿法,经2个月,治愈1例石
瘕、肠蕈(子宫肌瘤)患者。1963年,用艾灸穴位治疗胎位不正100例,效果显著。
1970年,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下注、肝郁湿热、血虚寒湿(慢性盆腔炎)等症患者32例。其
中用抗炎3号药治疗20例,基本治愈6例,占30%;明显好转4例,占20%;好转7例,占35%;
无效3例,占15%。用抗炎零号药治疗12例,明显好转2例,占16.7%;好转6例,占50%;无
效4例,占33.3%。运用中药皂角与天花粉引产,操作简便,时间短,流血少,疗效高。1973
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宫外孕)21例,非手术疗法取得好的疗效。用三黄合剂、胆矾合
剂、地榆粉治疗宫颈糜烂27例,平均上药10天治愈。用百合汤治愈27例肝郁血热、脾不统血的
崩溃症(子宫功能性出血)。1974~1980年,市第一医院妇科用中医中药治疗子眩(先兆子痫)、
子肿(妊娠中毒症)、异位妊娠(宫外孕)、崩溃(功能性出血)均取得良好效果。1981年,市中医
院妇科用中医辩证治疗逆经、妊娠中毒症97例;用胆矾散治疗宫颈糜烂158例,均痊愈。1985
年,用中药治疗崩漏、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异位妊娠、子肿、痛经,具有特殊疗效。
儿 科 1952年11月,市中医院儿科中医汪秀峰、杨乃儒用表黄镇惊散清热、解毒、镇惊
治疗高热抽搐、神昏、谵语病儿屡见效验。对治疗儿科疾病颇有研究,尤其中医刘化一对小儿
脾胃虚弱、胸腹胀满、正气亏乏、积滞日久、失于健运,用肥儿健脾散治疗,疗效甚。1956年,
中医华廷芳用中药治疗小儿急性肾炎、用犀角地黄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满意
疗效。1958年,儿科李毓明用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法,用方剂千金苇茎汤治疗小儿肺脓肿,疗
效显著。1959年,市中医院儿科临床应用润肺散、疳积冲剂、肺炎糖浆、复方双花注射液治疗
小儿气管炎及恢复期肺炎也取得不俗的疗效。
1960年,市中医院筛选历代中医成方和验方,确定儿科常规中药配方32个,并将中药调配
成面剂、水剂、丸药应用于临床。
1970年,开展新医疗法,市中医院用经穴注射治疗小儿肺结核23例,治愈19例,好转4例。
1973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95例,治愈率达92.63%。用中药治愈再生障碍性贫血
患儿1例。1974年,用当归液中府穴位注射治疗100例小儿肺炎,总有效率达90%。在临床实践
中,运用四诊八纲辩证,将小儿肺炎分成不同类型,在注射同时,兼服中药疗效更加显著。
1975年,市第三医院(今市中医院)儿科治疗1例胆道蛔虫症患儿,该患儿入院时腹痛、恶
心、颜面青白、四肢发凉、每天发病4~5次。针灸几个穴位后,患儿病情好转,又口服汤药,
转危为安。又一患儿,四肢抽搐,昏迷不醒,诊为惊风症。一面为患儿针灸,一面服“小面药”
羚珠散,半小时后,患儿慢慢清醒。汪秀峰结合50年临床经验,摸索出一套治疗小儿惊风、腹
泄、脑炎、紫癜、水肿、咳喘、高热昏迷等病症的治疗方法,经方、验方、局方运用自如,疗
效显著,善用中医“小面药”治疗大病,更是为人称道。1974~1980年,市第一医院儿科中西
医结合治疗肺炎、消化不良、肾炎、胃炎、心肌炎、高烧、小儿再障白血病,均取得显著疗效。
1985年,市第一医院儿科应用云南白药治疗混合性过敏性紫癜,复方丹参、潘生丁联合应
用治疗小儿腹胀。市中医院儿科增加制剂药品,在治疗急症和疑难症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同时
对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都取得良好疗效。
针灸按摩科 清嘉庆年间,山西商人武诩来齐齐哈尔进行针灸、按摩等医疗活动。
1913年,张尔多来齐齐哈尔将针灸用于医疗。他采用峨眉派针法,快速浅刺,每次穴位不
多,用烧山火、透天凉、苍龙探穴、阴中阳、阳中阴、提补助阳等15种手法治疗常见病和疑难
病。张尔多还独创一种治疗筋包的妙法,疗效100%。1928年,黄自轩在善太和药店学徒专攻针
灸技术,善用强刺激手法针治疾病,效果甚佳。
1956年,市第二医院用针灸治疗牛皮癣58例,治愈率87%。1957年,中医石宗明、金伯成
用针灸治疗脑溢血病患,使瘫痪病人很快康复,行动自如。1959年7月,市人民医院门诊部(今
市第二医院)建立针灸科,仅两个月治疗各种病患245人,其中184人痊愈,其余大部分人有不
同程度好转。市中医院针灸科治疗聋哑病人,治愈率达80%(能发音),见效率达82%(能听)。
为提高针治聋哑的疗效,采用针灸治疗与语言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治疗393例聋哑患者,有效率
达85%。中医刘瑞丰用针灸治疗患耳聋、不能说话13年的18岁女患者,经采用疏导经气、止聋
复聪的针法,使其能听能说。盲人按摩医院中医董洪军采用按摩手法治疗慢性气管炎、感冒、
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胃下垂、慢性胃肠炎、神经官能症、头痛、失眠,急慢性关节扭伤、
坐骨神经痛、关节功能障碍、高血压、偏瘫、变型腿(x、0、K等型)、颈椎病、软组织及关节
扭伤,乳腺炎、无乳症、乳汁缺乏(产后6个月以内按摩配合针灸效果好)、月经不调、闭经、
痛经、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子宫下垂等症,均收到满意效果。刘瑞丰针灸治小儿麻痹后遗症、
肠痈等病效果显著。中医富鹏勋开展电针疗法及无痛进针法,均取得一定疗效。市中医院用针
穴封闭麻醉法,治疗各种小儿脑炎,效果好。中医卜杰搜集来的验方、秘方,开展头针疗法、
耳壳视诊、耳穴综合疗法、指压疗法及气管炎、骨质增生等病的拔罐、针刺疗法,在患者中享
有一定声誉。
1965~1967年,市第二医院李守训、姜世鹏在治疗中运用水针、火针、电针和针刺麻醉。
市区各医院妇科、外科各大型手术均采用过针灸麻醉。1969年8月,用水针疗法治疗结核性腹
膜炎,水针经穴注射治疗脑血管意外所致偏瘫30例,其中11例治愈,19例显著好转。1970年,
开展新医疗法,经穴注射治疗小儿肺结核23例,9例治愈,4例好转。3例患骨质增生长达10年
之久的病人,经火罐针疗法治疗40天痊愈。1971年12月,市第二医院外科收治一个男患,在针
灸麻醉下开颅,成功地取出右顶叶拳头大小的脑肿瘤。1973年,各医院推行针麻手术,妇科、
骨科、儿科推行针灸治疗。耳针、手针、穴位埋藏、穴位注射成为风行一时的疗法。1974年,
采用针麻做胃部手术成功。
1980年11月,市五官医院李树斌用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喉炎,治愈率达94.89%。1981年,
华安厂医院麻醉师罗金福用针麻实施妇科手术1500多例。1982年,市第一医院用耳穴压丸法治
疗失眠症35例,用总攻疗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症8例,用电动按摩治疗坐骨神经痛50例,均取得
较好疗效。1984年,市中医院成立市区第一家针灸病房,设123张病床,并配备激光治疗仪2台、
微机治疗仪1台、经穴灸疗仪1台、电火针1台、多用电子穴位治疗仪1台、电麻仪4台。开展火
罐、针刺治疗骨质增生、穴位注射、粘膜中药麻醉等60多种新疗法。1985年,齐齐哈尔钢厂职
工医院针灸科用针刺治疗溃疡病30例,治愈28例,治愈率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