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章下序

妇幼保健

章下序




1949年,因卫生设施及医疗条件简陋,齐齐哈尔市仅有一处公立医院设有产科,另有一些
个体接生员用旧法为产妇接生。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很高,其中新生儿死亡率43%。新中国
成立初期,妇幼卫生工作首先从改变助产技术的落后状况起步,把改造旧式接生,普及新法接
生,推行科学接生作为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妇幼保健工作由综合医院妇产科、儿科、预防保
健科、妇幼保健站以及接生站承担。

50、60年代,齐齐哈尔市开始由消费城市转变为新兴工业城市,形成一支庞大的产业大军,
其中女职工人数日益增加,女工保健工作引起卫生部门和工厂领导重视。普遍开展各种形式的
妇女五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保健知识宣传和妇女“两病”(子宫脱垂、尿瘘)
的普查普治工作,妇女保健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

70年代末,围产期保健是市、区妇幼保健站重点工作,儿童保健逐步向围产儿、体弱儿、
集散居儿童系统管理,开展儿童健康普查、口腔保健微量元素锌缺乏等课题研究方面发展。

1983年起,市区幼儿保健工作开始进行计划免疫,逐步形成“冷链系统”和三级计划免疫
网,控制儿童疾病。由于独生子女逐渐引起普遍关心,开展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力开发受到
社会的高度重视。从围产期开始,就采取医学保健,孕妇经常做产前检查、羊水染色体分析与
生化检查,及时发现病变和代谢性疾病,预防早产,加强产程监护,选择适当手术产,减少难
产和胎儿窒息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