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1950年,齐齐哈尔市实施节育手术。1953年,黑龙江省医院(今市第一医院)开展阴式峡切
及结扎术。1954年,省妇幼医院(今市第一医院)开设避孕门诊,由于对节育手术(男、女结扎,
人工流产)适应症掌握严格,审批手续繁琐,因而手术例数较少。1955年,市卫生局会同市总工
会、妇联及药品供应等部门,加强宣传教育,改进避孕药具供应和节育技术指导工作。市区各
医疗单位的妇产科及各种妇幼保健站,先后开设避孕指导门诊,宣传避孕知识,开展男、女绝
育术、人工流产术、上节育环等节育手术,供应避孕用具、药品,开展避孕研究等活动。1956
年,节育手术政策放宽,凡无手术禁忌症者都可申请手术,同时放宽人工流产及绝育手术的条
件。1957年,市卫生局组织各医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和泌尿科以及中西医各科有关专家、专
业人员研究有关避孕问题,并成立避孕工作指导委员会。市第一医院、车辆厂职工医院等7个医
疗单位首次为37名男性做输精管结扎手术。
1960年,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重点放在对多子女夫妇采取绝育和人工流产等措施上。市
第一医院首先试行阴式输卵管结扎及电动吸引器引产术。1962年,市区计划生育技术工作坚持
“经济、无害、方便、有效”的原则,36个医疗单位开设避孕门诊,综合性医院建立男子输精
管结扎门诊。女性避孕开始采用塑料、金属混合环等宫内节育器。1957~1962年,每年做人工
流产者不超过100例,而1963年1月至8月共做人工流产。796例,相当于前6年的140.6%。市第
一医院、第二医院等13所医疗单位施行中、晚期引产,计划生育技术工作成为各医院妇科的中
心任务之一。随着节育手术的开展,在受术者中各种并发症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计划
生育工作的进展及受术者的健康和生活。
1966年,市卫生局成立市计划生育鉴定小组,聘请妇产科、泌尿科、外科有关医生为成员。
1967年春,市卫生局特聘请上海中山医院、北京协合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哈医大一院专家来
齐齐哈尔,组成计划生育技术鉴定组,为富拉尔基钢厂进行输精管结扎术后的职工,进行统一
会诊鉴定。经专家鉴定,对副睾炎、精囊静脉曲张、副睾积液等术后并发症对症治疗。
1972年,市计划生育技术小组成立,开展计划生育科研和节育指导,对节育中的一些疑难
病症集中会诊,分别治疗。这一时期,由于多子女家庭减少,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的重点转
为指导已婚育龄夫妇延长生育间隔时间,正确使用节育环及服用避孕药具上。1974年,改用双
折抽心切除全理法,并将易引起中、晚期引产感染的水囊引产术改为天花粉引产。1975年,采
用芫花注射液进行中期引产,此法操作简便、安全,且成功率高,被多数医疗单位采用。1976
年,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做好少子女夫妇的节育工作,推广以放置宫内节育器为主的综合避孕措
施。男、女绝育术及上环节育率达58.04%,综合节育率达89.6%,合理生育率达76%。1979
年,市计划生育指导站成立,负责市区计划生育技术质量、普及节育、开展节育手术并发症的
技术鉴定及治疗工作。各级医疗单位统一执行分级施术制,即节育环、人工流产可在公社卫生
院进行;男女绝育手术在市节育手术点进行;中、晚期引产在市卫生局指定的市第一、第二医
院、铁路中心医院等16家医院进行。
1980年,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1981年,市区152861名有生育能力的妇
女,落实节育措施的137272人,节育率为89.9%。1982年,落实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提出“
控制人口是全国的基本国策,要长期坚持下去”。市卫生局组织120名技术熟练的医务人员深
入到郊区公社、生产队,将计划生育手术做到农家炕头上。各医疗单位对已定为计划生育节育
术后并发症者,在看并用药、住院等方面给予照顾。同时,不断提高手术质量,严防事故发生。
发生差错事故或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执行事故逐级上报制,并对原计划生育指导组进
行调整。1979~1985年市卫生局妇幼科、市计划生育办公室、市计划生育指导组对节育后的疑
难病症进行会诊,其中有305例被定为手术并发症。
1983年,市卫生局从市第一、第二医院、中医院及部分厂企、区属医院抽调医务人员,组
成计划生育手术小分队,在7个区20个农村公社进行计划生育宣传和节育手术,共做节育手术
15826例。同年,第一医院开展男性输精管粘连绝育术。1984年,市区共做各种节育手术43191
例,经市计划生育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女性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2例,占总数的0.027%,人
工流产并发症2例,占总数的0.046%。处理术后并发症30例。1985年,做各种节育手术125613
例,计划生育鉴定组进行计划生育技术鉴定16次,会诊171人次,处理节育术后并发症49例,
复查4例。
1965—1985年部分年份齐齐哈尔市区计划生育手术情况表
单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