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体 育
概 述
清初,世居齐齐哈尔的少数民族开展赛马、射箭、摔跤等民族体育活动。清光绪年间,传
统武术传入省城齐齐哈尔。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新式学堂中开设体育课,开始传授近代体
育知识。宣统三年(1911),黑龙江陆军军官养成所及武术师在学校教授马术、剑术、拳术等,
开设民间武术馆,推进群众武术活动。
1914年,通俗教育社开办体操补习学校,为齐齐哈尔培训体育人才之始。1922年,篮球运
动传入齐齐哈尔,开始在学校中推行。1931年齐齐哈尔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在推行殖民主义教
育制度的同时,也把排球、棒球运动技术传进齐齐哈尔。1941年,在东北地区中等学校排球赛
中,齐齐哈尔市省立第二国民高等学校代表队获第1名。
解放后,市政府贯彻体育工作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服务的方针,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
民体质。新中国建立至1965年,市区体育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市政府为改变体育基础设
施落后面貌,逐步加强体育场(馆)建设。到1958年,齐齐哈尔市体育场新马路体育场(球类运
动场)、市工人文化宫体育场西大桥射击场和青少年宫游泳馆等公共体育设施先后建成,成为
开展各项体育竞赛活动的基地,为普及体育活动提供了条件。1965年,市区体育场馆达299个,
其中公共体育场馆10个,篮球场地273个。
群众体育活动,由点到面广泛深入开展。1953年起,全市中小学贯彻体育教学大纲基础,
确定以田径、体操、球类、冰上等项目为教学重点,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坚持《劳卫制》标准,
开创体育红旗学校活动。1958年,有18万中学生参加《劳卫制》锻炼,其中7600人获得合格证
章。全市共举行100多次单项竞赛活动。为迎接全国第一届运动会,组织全市各体育项目的460
名优秀运动员进行集训。1962年,齐齐哈尔市少年业余体校被定为黑龙江省重点体校,速度滑
冰、冰球和花样滑冰定为重点训练项目。
齐齐哈尔市体育运动水平,在普及的基础上逐渐提高。1953年,康顺玉在全国第一届冰上
运动会上,获女子速滑全能冠军;金福顺获亚军,为齐齐哈尔市夺得4枚金牌、4枚银牌,创3
项全国纪录。1955年,赵希仁在全国冰上运动会中,又获花样滑冰图形比赛第1名。为提高运
动水平,1956年先后组建各项运动专业队,成立齐齐哈尔市冰上运动训练班。1957年在全国冰
上运动会上,李太权、李福莲分获男女速滑全能第1名。1958年,李太权成为全国第一位男子
速滑运动健将,刘凤荣成为第一位女子速滑运动健将。1962年,市冰球队首次战胜哈尔滨冰球
队,获全国冰球甲级联赛冠军。1963年,罗致焕在世界男子速滑锦标赛中获1500米第1名,为
新中国夺得第一枚世界冰上比赛金牌。截至1966年,齐齐哈尔市有44名运动员获国家体育运动
健将称号。在世界速滑锦标赛中,齐齐哈尔市速滑运动员获得金、银、铜奖牌各1枚。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实行军事接管,体育机构被撤销。体育设施濒
于荒废,运动员队伍遭到破坏,训练基本停止,运动水平下降。其间,只有游泳运动开展较好。
在“跟着毛主席在大风大浪中前进”的口号鼓舞下,每年“七一六”都有近万人参加畅游嫩江
活动。1966~1976年,市游泳馆接待6.2万多人次,举办各种游泳短训班209次。青少年游泳业
余体校运动员,在1972年至1974年的全国比赛中,夺得12枚金牌,创造7项全国纪录。1975年在
第三届全国运动会上,赵静打破3项自由泳全国纪录,夺得4枚金牌。
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市区体育运动在广泛普及和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进入抓重点,
上水平,出人才,创纪录的新阶段。
“三冰一水”(速滑、冰球、花样滑冰、游泳)为重点的体育活动成效显著。1978年起,坚
持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每年有数十万人参加,连续5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先进市。
为培养冰上运动后备力量,建立省市级冰上基点校32所。1978~1980年,花样滑冰运动员刘晓
红,蝉联全国女子花样滑冰冠军。1979年,齐齐哈尔市冰球队在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上获冠军。
1983年,为适应国内外冰上运动的发展,组建第一支女子冰球队。在第五届全国冰上运动会上,
陈健强等夺得了短距离速滑项目的全部金牌。曹丽、张丹在全国花样滑冰比赛中,分别获少年
女子乙、丙组第1名。冰上运动水平不断提高,优秀运动员大量涌现,既有一支在国内冰上运动
中显示出雄厚实力的成年队伍,又培养出一批实力可观的少年运动员。
1979年,组建齐齐哈尔市游泳专业队,实行一条龙训练体制,将业余重点班培养的优秀运
动员输送到专业队,实行大运动量训练,较快提高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1980~1984年,市游
泳运动员在全国性赛会上,共夺得37项冠军,打破9项次全国纪录,5人获得运动健将称号。李
文华在第五届全运会上,打破3项女子自由泳全国纪录,获2枚金牌,被誉为“北方飞鱼”。
1985年,市区有各类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7所,其中冰上项目重点学校64所,业余体校16
所。单项体育协会21个。参加群众体育活动达38万人,占市区人口的30%。
在历次全国全省重要比赛活动中,齐齐哈尔市运动员屡屡获得优异成绩。少年冰球队获全
国比赛冠军;育英小学、东路小学排球代表队,分别获黑龙江省小学生排球赛男女冠军;新组
建的市曲棍球队获全国曲棍球比赛第3名;黄晓敏打破100米蛙泳全国纪录,被誉为“新蛙王”;
刘玉坤在打破伤残人运动项目全国纪录后,被称为“三铁公主”。为检阅和推动全市体育运
动,举办了第四届全市运动会。
新中国建立到1985年,共建各种体育场馆346处,开展冰球、游泳、排球、田径等20项运
动,共培养出运动健将103名,国家级裁判员19名,国际级裁判员3名,一级教练员42名,高级
教练员2名。向上级输送运动员379名,有72名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在参加全省全国
比赛中共夺得金牌623枚、银牌578枚、铜牌428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