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章下序

报 纸

章下序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黑龙江省巡抚程德全始设官报局,创办《黑龙江公报》。并出版
单张《白话报》。《黑龙江公报》、《白话报》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五月先后停刊,官报局
撤销。宣统元年十二月(1909年1月),新任巡抚周树模重设官报局,翌年正月创办《黑龙江官
报》。办报宗旨是“提倡实业、开拓利源”,“鼓吹宪政”,反映“新政”。

辛亥革命后,随着民国初年“言论机关日趋于盛”的形势,齐齐哈尔民办报业迅速发展。
1912年,由都督提倡资助出版的《北报》,改为《黑龙江时报》继续出版,并推“临时省议会
”为“监理”,“鼓吹共和、开化民智”,在省内外颇具影响。此外,还有《龙江民报》、
《砭俗报》、《民生报》、《龙沙新报》.等民办报相继出版,但时间不长,均因经营亏本停刊。
1914年12月,黑龙江省通俗教育社创办《通俗教育报》。1916年初,省署机关报《黑龙江报》
创刊,由著名报人魏毓兰编辑。它“代表舆论,拥护政权”,对齐齐哈尔的舆论有较大影响。
四版《消闲录》专栏连载揭露袁世凯称帝闹剧,受到进步人士的称赞。翌年3月,齐齐哈尔第一
张民办的新闻画报《谭风新闻》创刊,通俗易懂,很受读者欢迎。1918~1927年,《北极日报》、
《东阳日报》、《奎生日报》、《龙江时益报》4家民办报创刊发行,但时间不长,影响不大。
1928年,齐齐哈尔报业呈兴盛之势。先后有民办报纸《龙沙画报》、《广告小报》发行。1929
年1月,黑龙江省长公署发刊机关报《黑龙江民报》,内容具有一定的爱国反日倾向。

1931年11月,日本侵略军侵占齐齐哈尔,《黑龙江民报》停刊,日伪当局重组并出版伪满
黑龙江省公署机关报《黑龙江民报》。之后经日本人多次“改造”,1944年改为《康德新闻·
齐齐哈尔版》。《黑龙江民报》作为日本侵略者愚弄、麻痹、欺骗中国人民的工具,极力鼓吹
所谓“日满亲善”、建设“王道乐土”。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利用报纸进行隐蔽的反满抗日
斗争,1934年10月,中共党员王甄海(王复生)就任《黑龙江民报》社长,他和另一中共党员金
剑啸创办《芜田》等文艺副刊,以各种体裁的文章揭露日伪反动统治,歌颂抗日联军的英雄事
迹。特别是利用纪念《民报》发刊两千号的时机,组织剧团演出具有反抗精神和爱国思想的剧
目,报纸刊登剧本,报道演出盛况,一时轰动全市。日伪当局对此极为惶恐,于1936年6月13
日制造震惊东北的“民报事件”,对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活动进行血腥镇压,王甄海、金剑
啸、阎达生等7名爱国志士壮烈牺牲。沦陷时期,日本人出版《龙江日报》、《北满洲日报》、
《齐齐哈尔新闻》等5种日文日报和《齐齐哈尔铁道局报》等3种日文企业报,都是为日本侵略
者服务的。

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后,伪满《康德新闻·齐齐哈尔版》被中国报人接管,出版
《黑龙江民报》,不久被苏联红军封闭。1946年,国民党嫩江省政府办《嫩江日报》,宣传国
民党所谓“和平民主”的主张,对一些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产生影响。

1946年4月24日,齐齐哈尔市解放,国民党嫩江省政府办的《嫩江日报》停刊。中共嫩江
省工委创办《新嫩江报》,这是齐齐哈尔第一张公开发行的共产党机关报。从此,齐齐哈尔有
了真正反映人民意愿与要求的报纸。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齐齐哈尔市报业发展很快。中
共西满分局迁入齐齐哈尔后,《新嫩江报》停刊,出版《西满日报》。中共齐齐哈尔市委成立
后,于1947年5月10日创办市委机关报《齐市新闻》。同年6月《西满日报》因分局机关撤销而
停刊。中共嫩江省委于10月10日出版省委机关报《嫩江新报》。翌年5月,为加强党在农村的
工作报道,《嫩江新报》成立专门编辑室出版《嫩江农民》。1949年5月,黑龙江省和嫩江省
合并,《嫩江新报》、《嫩江农民》、《齐市新闻》和《新黑龙江报》合并,出版省委机关报
《黑龙江日报》。办报力量集中,发行范围扩展,宣传报道内容更加充实。成为宣传党的争取
和平民主的主张,沟通各方思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推动民主政权建设、生产发展和
支援人民解放战争,成为鼓舞、教育、组织人民群众参加各项斗争的重要工具。这一时期,西
满铁路管理局创办《西铁消息》,西满军区、嫩江军区、东北军政大学等军事部门创办《反攻
报》、《建军报》和《军大报》。西满分局和嫩江省委先后出版《西满画报》和《嫩江画报》,
青年团省委创办《黑龙江青年》。齐齐哈尔市委还通过日本侨民创办日文报《民主新闻》,在
宣传党的侨务政策,团结教育日侨方面发挥了特有作用。

新中国建立后,齐齐哈尔市报业进一步发展。除《黑龙江日报》、《黑龙江青年》继续出
版外,省委创办《黑龙江农民》,省文联创办《黑龙江文艺报》,东北军政学校办《东北军校
报》。1953年,齐齐哈尔铁路局办《齐铁工人报》。

1954年8月,《黑龙江日报》和其它省级报纸,随着省领导机关迁往哈尔滨。同年9月15日,
市委在停刊《齐市新闻》5年后,续办《齐齐哈尔日报》。这张报纸出版后,队伍不断加强,发
行不断扩大。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市各大国营工厂创办厂报,有《华安报》、《建华报》、
《和平厂报》、《钢讯报》、《一重报》、《机床报》、《车辆工人》、《第二机床厂报》等。
这些报纸在宣传各厂的建设、生产成就和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8年,齐齐哈尔市划归嫩江地区领导,《齐齐哈尔日报》于翌年2月停刊。嫩江地委在
其基础上创办地委机关报《嫩江日报》,担负起全地区所辖市、县的宣传报道任务。1964年1
月,齐齐哈尔市重新归省直辖,市委恢复出版《齐齐哈尔日报》。《嫩江日报》作为嫩江地委
机关报在齐齐哈尔继续出版。《齐齐哈尔日报》主要在市区发行,着力于工业生产建设宣传;
《嫩江日报》主要发行农村,侧重农业生产建设宣传。两张报纸充分反映嫩江地区和齐齐哈尔
市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宣传工农业战线劳动英雄模范人物事迹。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齐齐哈尔日报》、《嫩江日报》一度停刊,两报联合出
版《红色电讯》。1967年,齐齐哈尔日报社和嫩江日报社先后成立革命委员会,分别出版《嫩
江日报》和《新齐齐哈尔报》。地、市革命委员会建立后,分别成为地、市革命委员会机关报。
1971年,《新齐齐哈尔报》恢复为《齐齐哈尔日报》。1972年,《齐齐哈尔日报》和《嫩江日
报》先后恢复为市委、地委机关报。各大厂、大专院校报相继恢复出版,“文化大革命”初期
“造反组织”办的小报,先后停刊。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齐齐哈尔市报
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报纸新闻报道有新的改进,发行数量不断增加。新创办的报纸有《齐齐
哈尔公安》、《齐齐哈尔科技报》、《电视报》、《计划生育报》、《信息报》、《电厂通讯》、
《齐纸报》、《齐轻院报》、《齐齐哈尔师院学报》,以及《齐齐哈尔教育学院》等。1985年
初,地市合并,《嫩江日报》并入《齐齐哈尔日报》。同年7月,市委创办齐齐哈尔有史以来第
一张晚报《齐齐哈尔晚报》。这张报纸适应多层次读者需要,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反映社会,指
导生活,陶冶情操,受到广大读者欢迎。至1985年,齐齐哈尔市有市级报社2家,企业报、院
校报、专业报21家,驻齐齐哈尔记者站4家。20余种报纸在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坚
持党报的党性原则,密切联系群众,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推进改革、开
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颇具影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