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其他报纸

其他报纸




黑龙江时报 1912年2月25日,《黑龙江时报》在《北报》的基础上出版发行,为商办纸
报,以“鼓吹共和,开通民智”为宗旨。总经理初为玉润,后为施治乾,总编辑魏毓兰。

《黑龙江时报》为合资兴办,资金来源主要靠招集股本,有时官府也拨款补助。创刊时都
督拨发补助银6千两,招商股银1万2千两。

1912年8月,增办《白话报》,拟订《黑龙江时报社招股简章》,随同黑龙江省都督的命
令下发。《简章》规定拟续招股本银2万两。招股办法分为两项,一是普通招集,一是都督札
行地方官劝商各界量力补助。《简章》还在股本的等级、用途、交股时间、股息分配、酬劳、
优待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

《黑龙江时报》创刊后,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颇具影响。出版数月,销路大开,受到各界
欢迎。

《黑龙江时报》由都督查照派报清单发交各府、厅、州、县地方官担任代派,并广泛争求
自由购阅。各府、厅、州、县担任派销报纸份数共计1150份。

1914年5月,《黑龙江时报》停刊。

龙江民报 《龙江民报》于1912年8月1日创刊,为民办报纸。因当时“内地各报虽注重边
情,而有之不得其详,市廛讹传均非真相”,“江省矿产、林业冠于全球,而渔业、大豆、皮
革、羽毛又属天然物产,弃利于地,殊为可惜。…‘以民生为救时之前提”,是该报的根本宗
旨。刊载有论说、时评、浅说、白话新闻等。每周出6期,每期发行1000份。经理陈谟,主笔
孔繁谷,发行人韩鑫楼等。该报于1913年停刊。

爱国白话报 《爱国白话报》于1912年9月1日出版,是《黑龙江时报》馆附设的一张白话
报纸。总编辑魏毓兰。该报专以浅近文言宣讲政治常识,唤起社会爱国热忱。其读者主要是下
层人民。每日出版一大张。报纸由黑龙江省都督下令向呼兰府、龙江府、嫩江府等25个府、道、
厅、县派销1150份。因经费不足,年底与《黑龙江时报》合并。

龙沙新报 《龙沙新报》于1914年2月1日创刊。由永隆裕服装号经理梁怡忱、商务印书馆
经理邹宗鲁发起,胡茂溪、周炳卿赞助。经理梁怡忱,编辑人崔敏唯。办报宗旨是辅助政府,
刷新政治,启发民智,促进民主。报纸无偏无党,超然立论。刊载内容有社论、专件、命令、
专电、公电、中央要闻、大陆春秋、本省要闻、各省要闻、世界新闻、本城琐闻、小说、文苑、
插图、杂件、杂俎、剧评、花园春秋、龙沙月旦、聚精会神。《龙沙新报》创刊后,深受社
会各界的欢迎。

同年8月13日《本城琐闻》栏内登载《署长劣迹》新闻,文中报道第二警察署署长王文衡
对烟犯崔文成两次吸烟均未予逮捕。王文衡阅后大怒,于8月18日向警察厅长呈报:“该报编
辑任意登载,损害名誉,实于地方治化有碍,似此违章背例损害名誉,警察官长有管辖之责,
宜将该报编辑按报例第十条第八款罚二百元以下二十元以上之罚金,送法厅处罚以重报例而维
治化”。8月23日《龙沙新报》载有《青岛必无战事》新闻,致使巡按使朱庆澜于8月25日签发
黑龙江巡按使公署第1097号饬,指出:“现在欧洲各国开战,我国严守中立,凡有报馆论说自
应格外注意”。“此种论调若任意登载,万一引起意外之交涉,该报馆何能当此重咎?合行饬
仰该厅即便遵照从严取缔,迅即传知该报馆嗣后每号报纸底稿,应于发行先一日送由本公署饬
科检定后方准印刷发行,以照审慎,毋违此饬。”两件事发生后不久,警察厅长高登甲“饬知
该报馆停止发行。”遂于1914年8月26日停刊。

通俗教育报 《通俗教育报》于1914年12月8日创刊,由黑龙江省立通俗教育社编辑发行。
社长陶景明和省教育会会长马庶藩经办一切事宜。郭毓奇为总编辑员。后来增设编辑主任、总
务主任和经理主任等职。名誉编辑及访员随时聘用。

《通俗教育报》以指导国民普及通俗教育为宗旨,以“指导人民之失学者”为己任。体裁
为白话四开四版。每日出版一张,星期一停刊。刊载内容有社说、命令、摘要、要闻、新闻、
学术、小说、词曲、鞠评、报余。有时登载省教育厅文件。此外随时增加新的栏目。四版刊载
内容分工为:一版为言论版,以“社说”为刊头,刊载杂谈之类的言论稿,大多是针对时弊和
民情而言,劝诫人们日常生活中须注意的行为规范。1916年5月26日,刊登“社说”:《论多
妻之弊》,文章针对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劣习,发表议论,“现在文明各国,无论贫贱,结婚
都限制……,应破除弊俗。力戒前非。”纳妾之风在民国初年仍较盛行,上自总统袁世凯,下
至一般士宦,拥有三妻四妾大有人在。《通俗教育报》敢于提出此题,论其弊端,可谓进步之
举。二版是新闻版,设有《国外要闻》、《国内要闻》、《本省新闻》以及《命令》等栏目。
所载内容比较通俗、严肃,具有进步性。三版是副刊版,设有《学术论坛》、《小说》、《报
余》等栏目。其中《学术论坛》和《小说》于1916年5月间,分别连载《上下古今谈》和家庭
小说《傻儿福》。四版是广告版,以整版篇幅刊登各种广告,有图书发行广告、外商广告、营
业广告、戏曲广告,以及声明、启事等。

1915年6月,该报连载《怕做乌龟》,引起驻江省日本领事的注意,认为有排日言论,向
中国有关方面发出“照会”,要求中国政府对“煽动者”及报纸,予以取缔。6月16日,黑龙
江巡按使公署慑于压力,为查禁《通俗教育报》排日言论,特发出《饬》:“查中日邦交辑睦
此种无意识之言论,迭经饬属认真查禁在案。各报纸不得再有此种言论,以免激动人心,致生
事端;一面剀切劝谕人民知照。”

《通俗教育报》经费由通俗教育社在预算范围内自行解决。日出1000份,以500份赠阅,
500份收费,每份报月收费小洋1角,全年小洋1元。1924年,因预算不敷开支,每月实亏洋20
余元,由社长薪俸项下弥补。常此亏损,社长亦无力担负,便采取裁并人员、减少开支的办法
维持。

1928年10月,改名为《通俗教育周报》。以灌输平民常识,改良社会习尚,使平民思想现
代化为宗旨。刊载内容分七类:国内大事记、国外大事记、社论、公民常识、科学小常识、艺
苑、本省一周志事。《通俗教育周报》为周刊,每周出1号(期),每号印2000份。

《通俗教育周报》编辑部设主任1人,经理部设主任1人,另设总务主任1人。1931年5月,
因经办单位省立通俗教育社改为民众教育馆,《通俗教育周报》改为《民众教育半月刊》。

启民报 《启民报》于1916年8月10日创刊,为民办报纸。对开四版,单面印刷。创刊初
期,每日出版两张,后改为每日发刊一张,对开四版。至1918年1月9日,每日改为一张半。设
经理部、编辑部、发行部。经理部设社长1人,编辑部设编辑主任1人。发行部由社长兼任。社
长、经理和发行人均为韩鑫楼,编辑部主任李钦典,主稿曹一清。

该报以启民知,匡民意,提倡民业,陶铸民德为宗旨,刊载内容有论评、命令、专电、要
闻、新闻、小说、游戏文章、花园春秋、针针见血、剧评。

《启民报》股本为集股,发起人自认3000元,股本每百元为大股,10元为小股。日出千份,
省城齐齐哈尔、外埠各销500份。

谭风新闻 《谭风新闻》于1917年3月初创刊,发起人韩华堂、闻大言,是旨在改良风俗
的新闻画报。每日出刊一大张,出版四个月后改出正副两张。社长张浮生,编辑主任闻大言,
发行人韩汉英。内设经理部、编辑部、发行部、印刷部。经理部设社长1人,其余各部设主任1
人。其内容有拾遗补缺、时事介绍、本城琐记、各地新闻、来踪去迹、笔歇墨舞、章台杂志、
管窥蠡测等。

龙沙日报 《龙沙日报》于1917年5月12日创办,为民办报纸。经理李宗乾,发行人李建
元、郝槛临,编辑党乡、闻鲁瞻,副编辑赵芝庵。

《龙沙日报》宗旨是倡导新政,辅助政府,启迪民智,促进民生。主张不党不偏,超然立
论。刊载社论、专件、命令、专电、公电、小说、插画、谐箸、杂俎、杂件、中央要闻、国内
要闻、世界新闻、本省琐闻、民国阳秋、龙沙月旦、梨园绮语、章台实录、吟坛撷秀、墨花点
滴。《龙沙日报》为日刊,每日出刊两大张。

该报经费系采用招股的办法筹集。创刊时,由发起人和赞成人制订招股宣言书和简章,对
招股事项做详细规定。1917年9月终刊。

北极日报 《北极日报》于1920年5月1日出版。由马趾祥集股创办的民办报纸。以改良风
俗,开通民智,进化社会,拥护共和为宗旨。每日出版一张,每星期附出画报一张。内容分言
论、纪载、杂录三方面,刊载命令摘要、专电、京省要闻、东省要闻、边地要闻、本省新闻、
本城琐闻、小说、文苑、笑林、社会镜、实业谈等。

《北极日报》设总经理、编辑主任、发行主任、校对、庶务各一人。黑龙江省各县、各边
地要区及奉吉各埠、北京等处特置通信员。出版经费,先由发起人集股1000元作为出版基金,
其余出版后分股续集。

民国时期齐齐哈尔办其他报纸一览表







民主新闻 《民主新闻》创办于1946年,日文报纸,是中共齐齐哈尔市委领导的为日本侨
民办的报纸。主要负责人为中共市委委员赵安博。工作人员有日本人井上林、石田精一、池田
竟一等。

《民主新闻》面向齐齐哈尔市及东北解放区的广大日本侨民,宣传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
区的建设和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动员和鼓舞广大日侨安心工作,协助人民政府搞好解放区建
设。

创刊初期油印出版。1947年改为铅印,四开四版,三日刊。发行至东北解放区各城市。同
年秋迁哈尔滨,由东北行政委员会日本人管理委员会领导。

嫩江画报《嫩江画报》 于1948年1月创刊,嫩江画报社编辑出版。社长洪藏、副社长丁
达明。编辑10余人。《嫩江画报》单面印刷,四开两版,半月刊,逢1、15日出版。嫩江新报
印刷厂印刷。创刊初为石印,套2、3色。同年8月,改用胶版印刷。从第18期(10月1日)起,用
3色套印。

该报面向农村,主要刊登连环画、宣传画和漫画,还开设《大众俱乐部》刊登唱词、歌谣、
小调、歌曲、谜语、笑话等。其宣传内容,初期主要是反映土改斗争。第5期以后,则以大部分
版面从各种角度宣传组织起来,换工插犋,发展农业和副业生产的政策。主要稿件有:《插犋
好》(第5期,李炎画,4幅)、《努力生产争当模范》(第8期,4幅)、《劳动模范李明义》(第16
期,回眈画,4幅)、《走了冤枉路》(第8期,白河画,6幅)、批评懒汉的《一样翻身两样结果》
(第6期,丁达明画)。同时,刊登《翻身不忘共产党》(第21期增刊)、《前方打了大胜仗咱们赶
快送公粮》(第21期,吕绍堂画)等稿件,宣传饮水思源翻身不忘党,宣传解放战争胜利和拥军
支前活动。还配合农村工作宣传评地发照、民主建政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宣传怎样选种、留种
和多铲多趟的生产经验。

《嫩江画报》第1~9期,各期印3000份,全部赠阅。第10~15期部分赠阅。从第16期起由
嫩江省邮电管理局订阅发行。1948年发行6 900份。同年11月起,《嫩江画报》推出“城市版”,
每月1期。第3期开始按年订阅。1949年5月,《嫩江画报》随嫩江省撤销而停刊,共出32期。

西铁消息 《西铁消息》,是中共西满铁路管理局于1947年1月1日创办的企业报。设编辑
室,编辑4~6人。创办《西铁消息》,一是适应解放战争的需要,支援前线;二是满足解放区
经济建设的需要;三是对铁路职工进行政治思想和业务教育。

《西铁消息》四开二版,从第5期改为四开四版。出版日期不固定,同年7月17日定为周2
刊。同年11月3日改为日刊。一版刊发解放战争和全路局党政工作和运输生产中重大新闻;二
版发生产成果、生产经验、好人好事和工作指导与批评;三版为副刊。各版常设《机检园地》、
《车务研究》、《经理工作》、《卫生常识》等专栏。

《西铁消息》重视运用典型报道宣传支前运输中的英雄模范事迹。同年5月前后,用20多
期连续报道西满铁路局32名英雄模范和10个先进单位的事迹,其中《全局工人的一面旗帜——
王学增》、《全局工会的一面旗帜——齐齐哈尔检车段工会》,在全路局引起很大反响。特别
是1948年11月27日一版发的《昂昂溪3005次列车16名乘务员完成任务功劳大》的通讯,生动地
报道以党员为骨干的包车组冲破国民党军队天上、地下道道封锁,完成抢运武器弹药,支援解
放锦州的英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广大铁路职工支援前线的工作热情。

《西铁消息》由铁路局印刷厂承印,铁路局工人运动部发行。铁路局总工会成立后,由总
工会发行。期发行量创刊初为1000份,逐渐增至3200份。

1949年,东北铁路局出版《火车头》。《西铁消息》于1949年6月7日停刊,共发行304期。

齐铁工人报 《齐铁工人报》创刊于1953年1月1日,是齐齐哈尔铁路局党委机关报,是为
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创办的。报纸名称曾用过《齐铁工人》、《红龙》、《齐铁通
讯》、《新齐铁报》、《齐铁报》。宗旨是组织与指导全体职工的爱国劳动竞赛;介绍和推广
各种工作中的先进经验;以马列主义教育广大职工,树立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思想;向一切危
害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不良倾向作斗争,保证国家经济计划的完成。该报实行总编辑负责制。
创刊时有6名编辑,编采合一。1954年,设运输生产组和政治文化组,分管一二版和三四版。
后随报道任务的变化,增设党的生活组、读者来信组、记者组、对外报道组、《星期天》(副刊)
编辑组。1983年,总编辑室下设运输生产组、政治文化组、记者组。编采人员28人。其中骨干
通讯员200名,遍布各个基层单位。

《齐铁工人报》四开四版,创刊初期为周二刊。1958~1959年,周五刊。1963年改为周三
刊。1966年9月到1968年6月,因“文化大革命”两次停刊。一版为要闻版,刊载重要评论和局
内重要新闻;二版为经济版,刊发基层生产、生活活动;三版为政治文化版;四版为文艺副刊
版。1980年8月10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创办以科学知识和文化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副
刊,每周日出版,取名《星期天》。由一名副总编兼管,编辑4人。《星期天》出刊后,受到
读者欢迎,发行量由初期的3万份,逐渐上升到14万份,最多达16万份。《星期天》于1982年9
月26日停刊。

该报在齐齐哈尔铁路局内发行,基层单位的班组都能看到《齐铁工人报》。创刊初期发行
6000份,1983年9月停刊前为1.2万份。

华安报 《华安报》是中共齐齐哈尔华安机械厂委员会机关报,1956年1月20日创刊,由
党委宣传部主编。1957年6月25日朱德视察时亲自为该报题写报头。

“文化大革命”初期停刊,1967年9月21日出《新华安报》。1975年4月20日恢复原报名。
办报宗旨是:围绕各时期中心工作,以生产、经营、革新、改革、提高效益、加强政治思想为
主要内容,总结经验,传播信息,宣传典型,开展批评,扶正祛邪。

该报四开四版每周1刊。一版为要闻版;二版为生产经营版;三版为政治教育版;四版为
综合副刊。共设栏目30多个,影响较大的有一版的《人人为四化立功》,二版的《千方百计提
高经济效益》、《车间新事》,三版的《新风赞》,四版的《雅鲁河畔》、《报海拾零》等。
有时还配合生产发《生产快报》和大型专刊。1983年企业整顿期间,《华安报》连续出6期专
刊,报道典型单位经验。1985年围绕“10.2”事故,每天出一期快报,共13期,及时报道抢险
救灾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

《华安报》以较多的篇幅宣传全国政协委员、省劳模、工人技师常宝泉,青年专家、省劳
模、高级工程师刘戬,以及市劳模郭显忠、焦兆荣、董亚安等,推动了全厂学赶先进活动。

《华安报》在厂内发行到基层班组,月发行量1700份。

钢讯报 《钢讯报》是中共北满钢厂委员会机关报,创刊于1957年3月12日。60年代初停
刊,1977年5月10日复刊,改名为《齐钢战报》。1980年5月17日恢复原报名《钢讯报》。其宗
旨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信息,反映群众思想动态及要求。
编辑方针为“以党的新闻路线为指针,以政治、生产、生活实际为本源,实事求是地宣传厂内
出现的新记录、新发明、新创造和先进人物、先进经验、先进思想、先进事迹,鼓舞斗志,推
动工作《钢讯报》四开四版。一版发党委中心工作,全厂大事和评论;二版发生产、科技和经
济活动;三版发党团工会等方面稿件;四版为文教副刊版。常以大篇幅报道创生产纪录的先进
人物事迹。1958年对一车间三号炉工人快速补炉的事迹进行系统、连续报道,有力地鼓舞了工
人们的劳动积极性,补炉时间一再缩短,不断创造新纪录。发的好稿有不少为其他报纸转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90多篇稿被《人民日报》、《新华社新闻稿》、《内部参考》、《经
济日报》、《工人日报》等采用。有的稿件获奖。《钢讯报》在厂内有28个报道组,500多名
通讯员,形成较完整的通讯网。创刊初期,期发行量为。700份。1982年,增至3500份。至
1985年底,出刊2240期。

和平厂报 《和平厂报》由中共齐齐哈尔和平机器制造厂委员会主办,创刊于1957年3月
27日,报名为《前进报》。任务是“指导工作,促进生产,交流信息,反映舆论,宣传知识,
服务生活”。为八开一版,每周1期。1958年2月3日,改四开四版。1961年停刊,1963年复刊,
改名为《五好简讯》。1966年改名为《工农兵报》。1969年4月,改为《红卫东》,成为厂革
命委员会机关报。1980年1月9日,改名为《卫东厂报》,同年3月随着厂名恢复,改名为《和
平厂报》。1983年8月22日经黑龙江省出版局批准为内部发行报刊。辟有《工厂内外》、《改
革之声》、《新风赞》、《火星副刊》等8个栏目。

1984年,《和平厂报》加入黑龙江省企业报研究会,同年加入兵器工业部新闻记者协会。
1985年加入东北三省企业报研究会。到1985年底共出版1407期。期发行量1500份。

一重报 《一重报》创刊于1957年5月22日,为中共第一重型机器厂委员会创办的机关报。
原名《重机厂报》,每周1刊,四开两版。1960年后改为不定期。1964年改名为《战讯报》,
“文化大革命”初期停刊。1968年6月复刊,改名为《新重机》,之后曾用《重机战报》、
《一重厂报》。1985年,定为《一重报》,改为四开四版,每周两刊。

《一重报》的任务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动员、激励全厂职工全面完成国家计划,在职
工中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编辑方针为开拓、创新、求实、求快、精编细作,依靠广大通讯员办
出一张有企业特色的报纸。

一版为要闻版;二版为生产经营版;三版为文摘版;四版为副刊。各版辟有《改革在我身
边》、《十里重机单镜头》、《人物林》、《车间浪花》、《班组生活》、《世界见闻》等专
栏。利用各种新闻形式宣传全厂的建设、生产成就和为之献身的英雄模范人物事迹。特别是及
时报道万吨水压机、1150初轧机、3万吨模锻水压机、2500铝板轧机等填补国家工业科技空白
产品制造成功,鼓舞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宣传第一重型机器厂对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所做的独
特贡献。其中有的稿件为国家级报转载,影响广泛。

《一重报》厂内发行,期发行3000份。

机床报 《机床报》是中共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委员会机关报,于1958年5月2日创办。
《机床报》设编辑室,隶属厂党委宣传部。创刊时名为《机床生产快报》,十六开两版,不定
期发行。1966年下半年停刊。1977年4月5日复刊,改名为《机床工人》,四开四版,每周出1
期。1978年1月1日改名为《机床报》。1983年经省出版局批准为内部发行的企业报。

一版发有关厂中心工作的重要新闻与言论;二、三版发生产经营活动及政治学习、思想教
育方面的稿件;四版为综合副刊,文艺副刊名为《惊雷》、《北疆》。各版都设有专栏,主要
有《党的生活》、《团的生活》、《女工园地》、《在我们厂里》、《学科学》、《服务之窗》
等。稿件由厂内职工提供,1985年厂内通讯员有130人,每周上稿50多篇。1983年载入《中国
新闻年鉴》,1985年加入全国新闻协会、东北企业报研究会、机械工业企业报研究会、黑龙江
省企业报研究会。

《机床报》每期发行1 200份。1978~1985年,共发行416期。

车辆工人 《车辆工人》是中共齐齐哈尔车辆厂委员会主办的企业报,1958年7月创刊。
1964年7月《车辆工人》停刊,由厂政治部主办《增产节约快报》。1966年7月1日《车辆工人》
复刊,1967年7月停刊。1968年车辆厂成立革命委员会,办《简报》。1972年10月1日,《车辆
工人》复刊,1978年8月停刊,由政治部主办《简报》。1980年3月《车辆工人》复刊。

《车辆工人》为四开四版,一版为要闻版,二版为经济新闻版,三版为政治教育版,四版
为副刊。各版设有专栏,主要有《车城纵横》、《我为工厂献一计》、《生产一线共产党员》、
《班组建设》等。围绕工厂党委各时期中心任务,宣传报道生产动态,生产经营中的新技术、
新成果、新经验,以及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事迹。

每周一期,每期印发2500份,发行各车间、科室、班组和厂中小学校教研单位。

第二机床厂报 《第二机床厂报》由中共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委员会主办,创刊于1958年
10月,名为《新华小报》,四开四版,隔日刊,期发5000份。1959年11月停刊。1968年5月,
第二机床厂复办《战报》,1971年更名《机床工人报》,1972年1月改为《快报》,1978年1月
定名《第二机床厂报》。

《第二机床厂报》为周刊,四开四版。一版刊登厂内要闻;二版刊登新人新事新风尚;三
版为综合副刊;四版刊登文艺作品和科学知识。各版分设《班组建设》、《生产技术攻关活动》、
《新人新事》、《新技术简介》和《宏图》、《学习》等20多个栏目。以本厂职工为对象,宣
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工厂中心工作、面向改革、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报道工人群
众的活动,反映群众呼声,为群众工作、学习、生活服务,为改革服务;报道企业精神文明建
设和新人新事新风尚;报道企业经济活动和在生产、管理、科研以及文教卫生各方面取得的新
成果、新经验。

《第二机床厂报》期发1500份。1985年被收入《中国企业报名录》。

东北重机学院 《东北重机学院》1963年9月15日创刊,由中共东北重机学院委员会主办。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刊,出版58期。1968年8月,学院成立革命委员会,出版《8.16火炬》,
1970年2月停刊,出版73期。1974年2月,《东北重机学院》复刊,1982年在省出版局注册。

《东北重机学院》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学院教学、科研和生
产工作,全面反映学院各种活动,丰富广大师生员工文化生活。报纸四开四版,主要栏目有
《第一线人物》、《在我们学院里》、《争流》、《信息窗》、《园外风》、《嫩水》、《大
学生诗歌园地》等。

期发行量为800份,发至院内教职员工及学生班级。1983~1985年末共出版115期。

齐齐哈尔科技报 《齐齐哈尔科技报》由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创刊于1980年6
月。四开四版,月刊。期发3000份,多为赠阅。

《齐齐哈尔科技报》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科技工作方针、政策,报道齐齐哈尔市科技成果、
经验、普及科学知识,介绍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科学动态,推动群众性科技工作发展。尤其
注意面向工农业生产和青少年群众,突出报道市科委、市农委在全市推广的科技成果,系统介
绍全市中小学开展科技发明活动。并开辟中学数理化专版,深受青少年欢迎。

1984年9月,《齐齐哈尔科技报》改为《身边科技报》,旬刊,向全国订阅发行。内容包
括科普和文史知识,更贴近人民群众生活。期发6~26万份,最高达120万份。《身边科学报》
刊出8期,1984年12月停刊。

电视报 《电视报》是齐齐哈尔电视台于1981年1月1日创办,半月刊。创刊初期,由电视
台编采人员编辑出版。1981年5月组建《电视报》编辑部,配专职编采人员3名。1983年8月改
为周刊,隶属电视台总编室。

《电视报》的办报宗旨是:“为广大电视观众服务,宣传中央、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级
电视台播放的节目,传递有关电视活动信息,普及有关电子科学文化知识,以工人、农民和其
他阶层市民为主要对象。”

该报四开四版。一版为综合版,介绍齐齐哈尔电视台播放和转播的节目信息,办有《服务
与对话》专栏,解答电视观众提出的有关电视广播各种问题;二版为电视剧内容介绍;三版为
电视广播文艺综合版,介绍电视、卫生、教育和生活知识;四版刊登齐齐哈尔电视台播放和转
播各频道节目表。通过节目预报与内容介绍和各种知识传播,使广大观众增强收看电视节目的
选择性和计划性,提高科学利用电视广播指导自己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自觉性,成为每个有电
视机的家庭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电视报》自办发行,每周五出版下周的《电视报》。1983年期发行量为2万份,1985年
增至20万份。办报经费基本来源于售报纸收入和广告收入。

计划生育报 《计划生育报》是齐齐哈尔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的专业报纸,1982年4月创
刊。其宗旨为宣传马列主义人口理论;宣传党和政府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晚婚晚育、
优生优育及节育避孕科学知识;宣传各条战线和广大人民群众中涌现出的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
体和先进个人事迹,激发、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地落实国家和市的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计划生育报》为月刊,四开四版。一版发全市有关计划生育的重要新闻与言论,转载其
他报刊有关文章,栏目有《卜奎漫谈》、《图片新闻》;二版反映全市各条战线计划生育动态,
介绍对全市计划生育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和文章,栏目有《人口谈》、《经验与借鉴》;三版刊
载优生优育、节育避孕科学知识,介绍计划生育先进事迹,各地晚育风俗,幼儿教育等文章;
四版为副刊版,刊载以婚姻恋爱、家庭关系、计划生育为题材,旨在转变人的旧生育观念的小
说、诗歌、杂文或刊登寓言、图片、篆刻作品,栏目有《童苑》、《诗芽》等。《计划生育报》
刊登的稿件形式多样,内容生动。到1985年末有12篇为其他大报转载。1985年7月14日《中国
人口报》一版转发尹凤林写的新闻《人与地球在这里展出》,受到好评。

《计划生育报》每期发行2.5万份,读者为全市城乡基层干部。

信息报 《信息报》是齐齐哈尔市计划委员会办的周报,1985年5月15日创刊,其前身为
《市场报》。它以传递经济信息为主,以“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繁荣市场,发展经济”为宗
旨。

四开四版。各版刊发工农业生产、商品经营、金融财贸等经济信息和科学技术信息,传播
改革中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农民致富经验。到1985年末,传播各种信息上万条,有的救活一
个工厂,有的富了一个村。建三江一家属农场靠《信息报》传递的信息,把豆地里的“菟丝子”
(中药)卖给湖南一家医药公司,收入上万元。《信息报》创刊后有4篇稿件被评为全国经济信
息报的好新闻。期发行量10万份以上,发行全国各地。

1950~1985年齐齐哈尔市区创办的其他报纸一览表

  0000430(图片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