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有线广播

有线广播




50年代初,齐齐哈尔市始创建有线广播站。1951年,富拉尔基人民广播站、昂昂溪镇有线
广播站先后建成开播,承担转播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同年,市区部分工厂企业始建广播
收音网或有线广播台。1952年,市政府为配合宣传“三反”、“五反”运动而创办齐齐哈尔人
民广播站,沿南大街及二马路路口处,架设高音喇叭,不定时转播黑龙江电台节目,并自采自
播“三反”、“五反”运动情况和增产节约运动中的新人新事。此后,以转播中央台和黑龙江
台节目为主,自办节目主要宣传国民经济恢复和执行“一五”计划的成绩,还播出文艺节目。
全天播音约8小时。到1954年8月,齐齐哈尔人民广播站停办。同年,富拉尔基人民广播站、昂
昂溪镇有线广播站改称富拉尔基区、昂昂溪区广播站。

1956年始,齐齐哈尔有线广播建设城乡并进,农村逐步普及。同年,北关区广播站、龙沙
区广播站、碾子山镇广播放大站先后建立。同时,建立4个乡广播站。1957年5月,永定区广播
站建成。各区广播站均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958年,以大厂为轴组建人民公社,各区(公社)广
播站,几易其名。市区有龙沙、铁锋、建华、新华、昂昂溪、火车头、和平、红岸、红宝石9
个公社广播站。广播站配合“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直播区领导讲话,请先进单位
介绍经验,播放有线广播大会实况,以及随时插播各单位提供的新人新事,工厂企业、机关、
学校的决心书、报捷书等。有的广播站还开办临时性的《生产评比台》、《献礼台》、《英雄
讲坛》、《街道新事》、《报捷文艺》等栏目。与此同时,有线广播在大、中、小型国营和集
体工厂企业普及,较为正规的工厂广播站(室)87个。1960年9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在齐齐哈尔
市召开全国城市有线广播现场会,交流推广各地经验,参观建华、富拉尔基区广播站。年末,
市区有11个公社广播站,26个乡广播站,新建81个村广播室。1961年,恢复区的建制,各公社
广播站或合并,或易名,至年底市区有龙沙、铁锋、建华、富拉尔基、昂昂溪、华安和梅里斯
广播站。各工厂企业有线广播持续发展,一些大型国营工厂将有线广播由厂区向家属区延伸,
广播线路联网成片,以扩大宣传面。自办节目除新闻外,还有经济信息、党团生活等知识性、
教育性节目。

1962~1964年,各广播站以宣传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为中心,着力弘扬雷锋、焦裕禄革命
精神和光辉业绩,深入宣传区内各行各业群众战胜国民经济暂时困难,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的经
验和成果。

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初,各区广播站自办节目停办,全部转播中央台节目。翌年,
除转播中央台节目外,陆续开办《本区新闻》、《毛主席语录》、《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
《革命大批判》栏目,并且常以转播批判大会实况替代广播节目。1970年后,陆续增设《抓革
命,促生产》、《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批林批孔》等栏目。

1977年始,拨乱反正,开办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专题栏目。1980年,贯彻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精神,有线广播宣传转向以实现“四化”,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1983年,
贯彻中共中央批转的《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汇报提纲》精神,各区广播站实行节目改革,改变
传统宣传模式,扩大服务性、知识性节目,除新闻专题节目外,开办有《学理论》、《经济信
息》、《为您服务》、《法律知识》、《时事政策问答》、《科学种田》、《生活常识》、
《戏曲欣赏》、《听众文艺》、《听众信箱》等栏目。乡广播站除转播区站节目外,自办新闻、
各类讲座节目,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服务,颇受农民欢迎。村广播室用于村内安排生产,传
达通知、政令等。市区工厂企业广播站(室)以自办节目为主,兼转上级电台节目,节目以《本
厂新闻》为主,此外,围绕法制教育、安全生产、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生育以及全厂大事,举
办临时性讲座辅导等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