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佛事活动

佛事活动




清嘉庆十五年(1810),齐齐哈尔城各佛教寺庙,均有僧尼主持佛事活动。每个寺庙都有自
己的庙会日期,有的3天,有的5天。庙会多由商贩集资备办。庙会上除诵经外,还有演戏和贸
易活动。普恩寺(亦称娘娘庙)的庙会日是农历四月二十一日。每至庙会,前往该寺进香观戏的
人十分踊跃。

民国年间,各佛教活动场所内,僧尼每日进行早晚课(又称朝暮课诵)。课诵的主要方式是
念经文和默念、心念、意念4种,同时礼佛烧香。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即朔望日),僧尼都
要摆供、烧香、念经。平时,僧尼常应办丧事之家邀请,为死者念七经(跪忏经)。

逢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天齐庙举行庙会,信佛者前往该庙拜佛烧香,僧众为他们念经祈祷。
参加庙会的人,最多时达3400人。农历四月初八(佛诞节),大乘寺、天齐庙、孟母庙、城隍庙、
青云庵等,都举行庙会。大乘寺庙会会期5天。其间,该寺周围搭起苇棚,连接方圆里许,供人
歇息。参加庙会的,除城区外,还有外县及远至千里之外的信佛者。大乘寺每日收得的布施香
资数以万计。天齐庙佛诞节,近4000人参加庙会。逢农历四月十八、二十八,各寺庙也举行佛
事法会。农历四月二十八药王庙(庵)法会,参加的都是行医卖药的信佛者。农历六月初六,是
河神庙的庙会日,由地方政府主办,比丘主持祭祀法会,参加者达万人以上。是日,在嫩江堤
不远处,用芦苇搭起彩门,门上横幅书“嫩江祭”。

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又称中元节、鬼节),各佛教寺庙的佛事活动都以荐亡度鬼为主
要内容。城隍庙的佛事活动参加人数最多时逾万。沦陷时期,该庙的盂兰盆节改在财神庙举行。
届时,不仅举办水陆道场和诵经,还举行“放河灯”活动。大乘寺、天齐庙、龙王庙、观音寺、
三圣寺等,也于此日举行大型法会。是日,民间有在十字路口烧纸祭祀追思亡人的习俗。

在涅磐节(农历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逝世的佛教节日)、成道日(农历十二月初八,佛祖成
道日),城区各佛教寺庙也都办法会,其规模小于佛诞节和盂兰盆节。

沦陷时期,齐齐哈尔佛教被迫实行“日满佛教一体化”,陆续成立“世界大同佛教会龙江
分会”、“伪满洲国佛教协会齐齐哈尔支部”。1932年,日本佛教僧侣进入齐齐哈尔,建立两
处日本佛教寺庙。1939年,齐齐哈尔佛教活动场所28处,全年有近万人到各寺庙参加庙会。
1943年,大乘寺建成开光,有2万多善男信女参加开光大典。

1956~1962年间,普陀寺、极乐庵、法华寺3个寺庵内驻有尼僧,设有佛堂。尼僧逢朔望
日烧香、摆供、念经,平时有早晚课,也为前来求愿的信佛者求儿求女。1963~1985年,市区
佛事活动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