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 泽
恩 泽
恩泽(?~1899),字雨三,噶奇特氏,蒙古镶蓝旗人。清光绪初年,任佐领,随正白旗汉
军统领金顺征讨侵占新疆部分地区的阿古柏,因功擢升协领。在镇压陕甘回民起义军时,他率
军破玛纳斯城。此后,授副都统,任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乌鲁木齐领队大臣
(为清代派往新疆的驻扎大臣)。
光绪九年(1883),任吉林副都统。光绪十五年(1889),调任珲春副都统兼帮办吉林军务。
光绪二十年(1894)八月,日军占领朝鲜后,遂由陆海两路入侵中国境内。恩泽与吉林将军长顺
筹划战守。办团练、筑台垒、设疑兵。入侵的日军侦知吉林有备,未敢进犯。同年十月,恩泽
受任署吉林将军。
光绪二十一年(1895)冬,恩泽调任黑龙江将军。时值中日甲午战争议和不久,清廷下谕裁
兵节饷。当时,黑龙江军队不过15营,兵力不足。他详审情势,提出“精练兵队、展修铁路、
徐筹牧养、更张吏治”四事。恩泽非常重视边防军的操练,并奏准改练洋操。他练兵主张“阵
技既已精熟勤练,势必先练其心,更练其胆,然心胆之勇怯,非久历危险之境未易圣露”,更
要求接受中日甲午战争“举无数快枪快炮,竟不能以一战,……一闻真乱,心目先逃,几何而
不败”的教训。恩泽在加紧操练新军的同时,审时度势地筹办保甲、团练,责成驻防军随时督
查操练诸法。以团练弥补防军之不足,亦以驻防军助团练之势,达到相互为用。5年后,黑龙
江各地团练已具有一定规模。
黑龙江由于增练镇边新军,军火需要日益增多。恩泽考虑军火制造乃军中要务,若不于平
时储备,就难于应付临时。原来所需军火皆由吉林机械局供给,一旦发生事端,便有缓不济急
之忧。于是,他奏请仿照奉、吉,设局制造军火,由此解决了边疆的防御需求。
光绪二十二年(1896),有大股胡匪窃踞观音山,图谋劫掠金厂。警报传至,恩泽先以1营
之兵自瑷珲(今黑河)南下,严备以待。等胡匪到,营官王槐等率部迎击,胡匪大败。又派将士
大搜山林,从此观音山至乌苏里江上游一带无匪踪,百姓安居乐业。
黑龙江东南部,沃土千里,是宜稼之区。前任黑龙江将军多次向清廷奏请开垦,但因恐妨
碍旗丁生计,没有议准。后将军增祺奏请派大员勘办开垦事宜。清廷派延茂为查办事件大臣至
黑龙江,与恩泽共同酌商,选派人员逐段勘查,先在土地肥沃的通肯(今海伦)划设旗屯,盯民
聚居,收取荒价地租。此后,克音(今绥棱)、汤旺河(今汤原)、观音山3处也设旗屯,无论盯
民均领地纳租。黑龙江的垦务得到迅速发展。4年后,恩泽又奏准在通肯、克音、柞树冈(今青
冈)、巴拜(今拜泉)4处设官建治,进一步完善了黑龙江的建置建设。
光绪二十三年(1897)前后,黑龙江制钱流通日趋势不足,特别是丈地放荒后,流民广集,
商贾日增,以致出现钱贵银贱、省城齐齐哈尔经济趋于滞涩的局面。恩泽为此制定疏通钱法的
策略,准以银元代制钱交租。倘地方官吏及商铺阻挠拒收,将予严惩。同时,又规定运货出城
车辆携带制钱数量。经此整治,市面钱法得以维护。
同年,在甲午战争中立有战功的寿山回到黑龙江本旗,加之东北边防日紧,恩泽乃奏准任
寿山为镇边军左路统领,委以一切军事,倚为股肱。光绪二十四年(1898),黑龙江副都统出缺,
恩泽又力荐寿山任此职。另外,他还任用精明干练、办事认真的人员,如熟悉荒垦的陈福龄、
喜全、英智等,熟悉矿务的曹廷杰、李席珍等,这些人在各自的工作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恩泽又创议纂修《黑龙江通志》和推进绘制《黑龙江舆图》的完成。《黑龙江通志》自
光绪二十二年(1896)拟定条目后,颁发各地按照门类详细查明,造册上报。恩泽还奏请将候补
工部主事屠寄总纂《舆图》。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全境舆图告竣。
恩泽很注意将军衙门的公事办理,设立督催所,对应办公事,随时检查、督促办理,不准
积压。对所属各司所办或未办公文案件列细目说明,十日造册交督催所稽核,并呈将军阅批。
施行后,对“更张吏治”起到一定作用。
光绪二十五年(1899)十二月,恩泽患病免职。不久,卒于齐齐哈尔。清廷赐谥壮敏,并于
黑龙江建祠(齐齐哈尔恩公祠建于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三十日,在今安顺路,已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