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周树模

周树模




周树模(1860~1925),字少朴,晚号泊园。湖北天门人。光绪五年(1889)中进士,授翰林
院编修,后考取御史,不久转给事中。光绪二十四年、二十六年(1898、1900),因双亲去世,
服丧返乡。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聘请他主讲于经心、江汉、两湖书院,先后历时6年。他按
张之洞提出的“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的主张,改革书院旧制,
改定课程,采用新法教授,造就济时有用之才,取得很好的成果。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
预备立宪,派5名重臣出洋考察宪政。周树模受任参赞,随同游历日、英、法、比、美、德、
意、奥等国,并于海外得授江苏学政之职。翌年夏,归国莅任。

光绪三十三年(1907),东三省撤旗制,设行省,徐世昌首任东三省总督,在公署内设参赞
及承宣、咨议两厅。徐荐周树模任左参赞兼领承宣厅事。将他与右参赞钱能训倚为左右手。光
绪三十四年(1908),周树模受命署黑龙江巡抚。抵任后,他整顿机构,开拓政务,在公署内设
承宣厅、咨议厅、提法司、督练处,裁撤副都统,增设道、府、厅、县建置。他选贤任能,对
熟悉边情,勇于任事者委以重任,发挥他们的作用。宣统元年(1909),周树模采纳宋小濂的建
议,增设呼伦贝尔沿边卡伦20所,加强边防。次年,又派宋小濂与俄方会勘西段边界。宣统三
年(1911)五月,周树模受任会勘中俄边界大臣,十一月在齐齐哈尔签订《满洲里界约》。此期
间,他严正驳斥俄方欲将满洲里划人俄国版图的企图,维护了国家主权。

周树模到黑龙江之初,财政支绌,百业待兴。他从整顿捐税、扶植广信公司人手,改订粮、
酒两税章程,指示广信公司查照旧章收购粮食,随时购换羌帖。经过年余经营,税捐增收40万
两,广信公司所存实银达到90万两,公司基础得以牢固。此外,他还致力于文教事业建设,筹
备宪兵学堂,创办法政学堂、女子师范学堂、甲种农业学堂、甲种工业学堂。在推行新政中,
创立官报、宪政筹备考核处、自治研究所和图书馆。又择龙江府署东门外水泊,就自然地势,
设计规划,建造亭榭,名为东湖别墅(今已不存),是可与仓西公园(今龙沙公园)媲美的游憩之
所。

周树模在任期间,综揽黑龙江情势,上书军机大臣张之洞,陈述施政意见,称黑龙江“地
面寥阔,宜增设民官;边境空虚,宜安置卡伦;胡匪滋扰,宜整顿军防;民户过稀,宜变通开
垦。……牧、畜、森林夙称饶富,久为外人所窥伺,均待官吏之筹维。”又与东三省总督锡良
商讨实行奖励移民,寓兵于农、寓兵于警之策,设立劝业局、兴业银行、募借外债诸问题。可
惜的是,“欲筹款,而无款可筹;欲用人,而又无人可用。……而事不能为”。但周树模所提
出的举措,“筚路篮缕之绩不可没”。

武昌起义后,周树模成立黑龙江国民保安会,自任会长。又遵照东三省总督的饬令,对鼓
吹独立、秘密集会视为非法活动,并进行压制。后因形势变化,周树模以“病势增剧,难任艰
危”为由,辞职去京。后任北京政府平政院院长。1925年,在天津病逝。当年,他将与总督、
副都统等讨论内政外交的函牍编成《周中丞抚江奏稿》。另有《沉观斋诗文集》6卷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