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勋
张建勋
张建勋(生卒年不详),字季端,祖籍湖南沅江县,生于广西临桂县。清光绪五年(1879)巳
卯科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己丑科状元(一甲第一名进士)。光绪三十二年(1907)七月,他以
翰林院侍讲学士受任黑龙江省提学使。
张建勋到任后,设立学务公所。他知人善任,对卓有才干的林传甲、苏成林、胡斗衡分别
任以学务公所总务、普通、会计科科长。在边省风气未开,经费困难,师资缺乏的情况下,他
全心“规划全省学务,因势利导,力任艰难”。他首先整顿私塾,将十区小学(当时各校均只
有一个班级)归并为规模较大的四路小学,针对南、北、西三路小学的一些地理环境及有关条
件分别增加农、工、商实业课,并将校名分别改为初等农、工、商学堂,这是黑龙江最早的职
业学校。光绪三十四年(1908),张建勋将齐齐哈尔、呼兰、绥化、巴彦高等小学二个年级学生
分科考试,合格者一律升学,连同原黑水中学堂预科班归并为全省中学堂,并拨银10万两,依
照日本中学平面图式建成全省最大的校舍。为解决中小学对师资的急需,他又将初级师范简易
科改办为两级师范学堂。张建勋很重视民族师范教育。同年秋,在俄文学堂舍址创办满蒙师范
学堂,调全省西北、西南地区各蒙旗子弟入学。至宣统元年(1909),培养出第一批毕业生36人。
从此,黑龙江民族教育从无到有发展起来。他对发展全省各府、厅、州小学、乡村小学,培养
师资和改良私塾都十分重视。到任后,即派视学员到各县促办乡小,并规划呼兰、绥化、巴彦
成立四乡小学,木兰、青冈成立两等及初等小学,兰西、呼兰各设立师范传习所,改良私塾110
处,瑷珲、墨尔根(今嫩江县)各设初等小学1处,东布特哈(今讷河)创设初级师范预备科1处,
西布特哈(今内蒙古莫力达瓦旗)创设初等小学1处,肇州创办公立初等小学10处,多耐站(今杜
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太和乡)创办公立小学1处,大赉(今大安县)设半日学堂1处,塔子城设初
等小学1处,呼伦贝尔创办蒙文官学1处。宣统三年(1910),又创办黑龙江法政学堂。将初等农
业、工业学堂升办为甲种农业、工业学堂。为发展黑龙江初等实业教育,还设立了农业教员讲
习所、工业教员讲习所。他将第一幼女学堂升办为女子师范学堂,为发展黑龙江女子教育创造
了条件。
1912年2月,张建勋离开黑龙江南归,友好为他饯别。提学使司总务科科长林传甲撰《送
张学使序》,称赞张建勋在黑龙江5年所创的业绩,文中说:“回首五年间,草创方始,局外
者或未谅其艰难,然当事者固不求谅于人也!”张建勋为边塞的教育事业不辞劳瘁,呕心沥血,
5年间共建官办学堂320所,使黑龙江学风大开。他为开拓黑龙江近代教育所做的重大贡献,尽
见林传甲这简短评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