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乐然
韩乐然
韩乐然 (1898~1947),原名韩光宇,又名幸之、信之。朝鲜族,生于吉林延边龙井村。
自幼酷爱绘画,高小毕业不久,考入吉长道海关。1920年,他去上海,在电车公司和印刷厂做
工,后考上刘海粟主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他多才多艺,成为校内颇有名气的青年画家。
1921年冬,孙中山在书房里热情地接待了他,并给他很大的鼓励。
1923年,韩乐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春,他被组织派到东北,以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到奉
天举办画展的名义,进行共产主义启蒙教育和筹建党组织工作。画展后,韩乐然在奉天创办一
所私人美术学校。他有计划地培养基督教青年会的一些进步青年,向他们传播新文化和新思想,
提供《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不少青年投身于革命行列。
1926年,韩乐然到哈尔滨,以普育学校美术教员的身份与楚图南等一起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1928年,他参加楚图南创办的哈尔滨第一个左翼文艺团体——灿星社,并为其刊物《灿星》设
计封面。韩乐然的活动,引起了警察机关的注意。经组织同意,他通过学生梁津之父梁横任省
会警察厅长兼省城市政局长的关系,于1928年底,离开哈尔滨到省城齐齐哈尔,任市政局工程
科科员兼龙沙公园监理。
韩乐然到齐齐哈尔不久,结识了黑龙江民报社编辑王甄海(中共党员),二人时相往来,关
系密切。韩乐然为了便于开展工作,筹资500元与在哈尔滨认识的孙乐天,于雷家胡同开设乐
天照像馆,作为地下活动的联络地点。当时,他一边进行革命活动,一边发挥特长建设龙沙公
园。他为公园设计造型新颖的花草图案,别具匠心地修建一座欧式方亭,一些文人常在亭内聚
晤,有时还在亭柱上张挂警世格言,以致人们称它为格言亭(今已废)。在韩乐然的管理下,龙
沙公园面貌改观。同年秋,齐齐哈尔新型百货商场洪昌盛开业,韩乐然为其设计了新奇精美的
大橱窗,吸引了众多顾客。韩乐然为了宣传革命道理,常在晚间到洪昌盛商场的店员宿卷舍,
与店员交谈,给他们讲故事,把革命道理寓于故事中,启发他们的觉悟。
1929年秋,经组织同意,韩乐然离开齐齐哈尔赴欧洲学习。1931年,他进入巴黎美术学院
学习。此后,他又到荷兰、瑞士、苏联、英国、意大利等国作旅行写生。在旅行中,韩乐然时
常遭到洋人的奚落,当有些外国人看到他那技巧娴熟的写生作品时,竟说:“你一定是日本人。”
韩乐然对此非常气愤,为给中国人争光,他在展览会的招贴上醒目地写出《中国画家韩乐然写
生作品展览》。韩乐然身在异邦,心系祖国命运。1936年,他在巴黎参加了旅欧华侨抗日救亡
团体举行的代表大会,还担任《巴黎晚报》摄影记者,从事反法西斯的国际宣传。
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后,韩乐然返回祖国,在武汉参加东北抗日救亡总会的宣传和联
络工作。1939年,周恩来、郭沫若领导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组织一批作家、艺
术家去延安访问,韩乐然也随之前往。在延安,他为女大作过《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文化艺术》
的讲演。同年10月,他转回重庆。1939年4月,韩乐然到李济深领导的战地党政委员会任少将
指导员,赴山西、陕西国共两军驻地临界地带宣传团结抗日和进行统战工作。1940年,韩乐然
在宝鸡被国民党特务机关逮捕,经党组织多方营救,于1943年被假释出狱。1943年夏,他以一
个艺术家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走遍了西北大地,以细腻生动的线条、鲜明的色彩、独
具一格的画技创作出大量艺术作品。主要有《高昌古城遗址》、《伎乐飞天》等。在此期间,
他在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举办数次美术展览,蜚声西北,现存作品多收藏于中国美术馆。他
在西北时,还通过艺术活动接近国民党上层人物,开展统战工作,为大西北的解放贡献甚大。
1947年,韩乐然从乌鲁木齐返回兰州,所乘飞机于中途失事罹难,时年49岁。新中国成立
后,民政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