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琦
白玉琦
白玉琦 (1917~1969),辽宁岫岩人。1936年,考入哈尔滨伪满军医学校。1940年毕业后,
任伪满齐齐哈尔陆军病院军医。1945年,他开设私人医院,专治外科疾病1946年,被齐齐哈尔
市立病院(今市第一医院)聘为外科主任。1952年,任黑龙江省商业职工医院副院长。1955年,
任黑龙江省立第二医院(今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兼外科主任。1956年,任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并
先后任九三学社齐齐哈尔分社副主任、市第三届政协委员、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白玉琦以阑尾炎、肠梗阻等手术见长,因而常被市立医院请去协助做外科手术。在解放战
争中,齐齐哈尔市各类公立医院承担救治伤病员的任务。市政府为充实、加强技术力量,便动
员全市个体医生参加公立医院工作。白玉琦被市立病院聘为外科主任,投入紧张的抢救伤病员
工作,不分昼夜地进行四肢外伤及弹片伤的处置,胸、脑、腹、四肢开放性骨折的切开复位及
外伤截肢等手术。他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挽救了许多负伤官兵的生命。同时,他积极
为《西满医学杂志》撰写各种学术文章,促进救治伤病员工作,受到西满军区卫生部的表彰。
1951年,他率先倡导学习苏联医学经验,开展各种新疗法活动,并多次出席全省中苏友协召开
的先进工作者会议。
新中国成立初,齐齐哈尔市医学技术较落后。1951年初,上海抗美援朝医疗手术队队长、
胸外科专家黄家驷等来齐进行战伤救治,传授现代胸外、骨外及泌尿外科技术。白玉琦抓住机
遇,虚心向专家学习,并抽调技术骨干,调整手术科室,筹建起全市第一个胸外科。1955年,
他从上海进修胸外科回来后,与张景洲等人首次进行肺叶切除手术,取得成功。同时,还开展
甲状腺、脾、胃等难度较大的手术。1955~1956年,他应邀到牡丹江、佳木斯等地指导20多例
外科手术,成功地进行肺叶切除术。他还开展肾切除、脊柱结核病灶清除等手术,把自己积累
多年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行,为黑龙江省培养了一批胸外科人才。1956年,他着手
研究复杂胸外科手术技术,邀请哈尔滨医科大学徐敬业教授、省立医院院长李芸春等,共同开
展风湿性心脏并二尖瓣狭窄闭合式扩张、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剥脱等手术。还成功地进行脾、肾
静脉吻合术,在省内外影响很大。1958年,他与陈南坡等人成功进行心脏二尖瓣窄分离手术,
并对肺结核、肺脓肿、肺癌进行手术治疗。他锲而不舍的精神受到医院嘉奖,被评为二等模范。
至此,齐齐哈尔胸外科技术闻名于省内外。
白玉琦担任业务副院长期间,社会活动繁忙,但始终坚持在医疗第一线,参加病例讨论,
查房巡诊,每做一例大手术,都亲自拟定手术方案,了解病人术后变化,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
高治疗效果。1962年,白玉琦深入农村,参加农村巡回医疗工作。在巡回医疗中共做大小手术
55例,作学术报告26场次,受到农村医务人员的好评。他还将积累10多年的临床手术经验编绘
成《胸外科手术图谱》供同行借鉴。
白玉琦担任副院长工作20多年中,在医疗技术、科研、教学等方面开创出一条符合医院发
展的管理之路,获得全省好评。他尊重知识、尊重科学,购置先进医院器械,订购外文版书刊,
开阔医务人员的视野。他十分重视病案管理,创建病案室,狠抓病案书写质量,定期组织全院
医护人员进行病案展览,并形成制度。1962年,他为加强医院科学化管理,亲自编写了《医院
管理制度》,包括医院科室管理方案、医护人员职责范围、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并印发全院每
人一册,对提高医疗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做法在黑龙江省卫生行政工作会议上
作为典型经验介绍,在东北三省产生广泛影响。
白玉琦治学严谨,为人谦虚,身居领导岗位,名扬省内外,但从不恃才倨傲。他常说,做
医生要有良好的医德和求实作风。他严于律己,尤好读书,每天坚持写读书笔记。每见到国内
外医学杂志,必要择其精萃,有的还翻译出来,推荐给青年医护人员学习,遇有深奥难懂的问
题,他都耐心地进行讲解,诲人不倦的精神感人至深。为发展医学事业,他克服经费短缺、人
员不足的困难,有计划地培养医疗人才。兰友堂、王昆义、史科三等人先后被选送到北京、上
海、天津、哈尔滨等医院、医科大学学习,还选送矫振林等人学习病理解剖学,回来后创建市
第一医院病理科。这些人相继成为齐齐哈尔市的医学专家。
“文化大革命”初,白玉琦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和“05”反革命案件的重要成员,受
到刑讯逼供。1969年6月,含冤而死,时年52岁。1978年10月,中共齐齐哈尔市委为其彻底平
反昭雪,市第一医院为他举行追悼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