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于德辅

于德辅




于德辅(1898~1971),字明浚。祖籍黑龙江兰西县南乡八岔沟子屯。1916年,举家迁居拜
泉县。幼年入私塾学习《四书》、《五经》,后到省城齐齐哈尔求学。1919年,毕业于黑龙江
省第一中学。1924年,毕业于国立北京法政大学。回省后,他被聘为黑龙江省公立法政专门学
校教员。

1925年4月,黑龙江省政府决定恢复因经费困难而停办5年的省立图书馆。经省教育厅长王
宾章推荐,于德辅任馆长,时年26岁。尽管他学的是法政,但并不乐于从事司法工作,这次改
任,恰遂心愿。省立图书馆建馆较早,原有馆址及藏书楼在停办后被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占用,
由教育厅代管的藏书也多有散失。他到职后,暂借教育厅几间旧房作为馆舍,一边修葺房屋,
一边派人采购图书,亲自分编整理。仅2个月,就筹备妥当,正式开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省立图书馆工作受到日本人的监督,于德辅愤然辞去馆长职务,
转而投身教育部门,先后任黑龙江省教育厅私教科科员、讷河县教育股长、龙江县文书股长等
职。1945年“八一五”东北光复。同年11月,于德辅任齐齐哈尔市政府秘书长。后任省参议会
议员、省中苏友好协会秘书兼文化部长等职。

1950年4月,于德辅任黑龙江省立图书馆副馆长,主抓业务。时值新中国成立初,图书馆
工作人员新旧交替,工作较多。于德辅对图书馆工作轻车熟路,再加办事有方,图书采购、分
类编目、读者服务以及规章制度订立等各项工作都开展起来。省立图书馆馆藏古籍有四、五万
册,在土改反封建斗争中又接收五、六万册,数量激增,整理工作十分繁重。于德辅认为整理、
保护这些古籍责无旁贷,便抽调人员进行清理分类编目,他还亲自书写函套。经过持续几年的
艰辛细致地整理工作,馆藏11万余册古籍书得到妥善保存。于德辅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也得
到同事们的一致称赞。于德辅对图书馆业务通熟谙练,一批青年馆员在他的言传身教中,迅速
成长起来,成为业务骨干。

1953年,省立图书馆举办第一期全省图书馆(室)业务人员培训班,于德辅主讲《图书分类
法》、《图书编目》等专业课,使参加学习的人员获益很大,学会使用《东北图书馆图书分类
表》,从而推动了全省图书馆工作的开展。此后,大多次培训中,他都承担讲课任务,经过他
辅导和培养的工作人员,都继承了他的优良作风,并为全省图书馆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54年,省立图书馆改为齐齐哈尔市图书馆,于德辅任馆长,并被授予研究员职称。1956年,
任省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市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常委、市第二届人大代表。同年9月,他加入
中国民主同盟,任齐齐哈尔市民盟宣传委员。

1966年于德辅退休。1971年9月病逝,终年73岁。